第203章 骊宫火起断秦脉 咸阳疑生困忠良

蒙毅也皱起眉头:“明日议事,你若是不去,就坐实了通敌的罪名;若是去了,博士们肯定会借着这三罪发难,陛下若是信了,你就危险了!”

陈墨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咸阳宫。郡县制的推行,博士官的设立,扶苏的安危,大秦的文脉,都在明日的议事上。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必须闯。

“蒙将军,这里就交给你了。”陈墨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你立刻派人修复秘藏,保护好秦脉图,同时,把受伤的流民送去驿站医治,一定要安抚好他们。我现在就回咸阳宫,应对明日的议事。”

蒙毅点头:“你放心!这里交给我!你路上小心,赵成肯定还会派人截杀你!”

陈墨点头,翻身上马,与项伯一起,朝着咸阳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夜色里,骊山的火光渐渐远去,可陈墨的心里,却像是被火光灼烧着——明日的咸阳宫,就是另一个战场,一个没有刀光剑影,却比骊山更凶险的战场。

咸阳宫的天牢里,淳于越坐在冰冷的地上,手里攥着一枚青铜环,上面刻着“博士公”三个字。牢门外,一个黑影闪过,将一卷竹简从门缝里塞进来。淳于越捡起竹简,展开一看,上面是赵成的字迹:“明日议事,三罪定陈墨,博士们已备好弹劾奏疏,只需你在天牢‘自尽’,嫁祸给陈墨,就能让嬴政彻底相信陈墨通敌。”

淳于越的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自尽?他还想看到郡县制被废,分封制恢复,不想死。可转念一想,若是陈墨不倒,嬴政就会推行郡县制,设立博士官,他毕生的理想就会化为泡影。他猛地攥紧竹简,咬牙道:“好!为了周制,为了文脉正统,我死不足惜!”

他将竹简塞进怀里,从怀里摸出一把短刀——这是他早就藏在身上的,准备用来“自尽”。他望着牢顶的铁窗,喃喃自语:“嬴政,陈墨,你们等着!明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章台殿里,烛火通明,嬴政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李斯送来的密报,脸色沉凝。密报上写着:“淳于越在天牢传密信,博士们明日将弹劾陈墨‘通敌叛国、害民失脉’;骊山秘藏遭焚,秦脉图受损;赵成逃往咸阳,意图在议事时作证。”

“陛下,陈墨大人忠心耿耿,绝不会通敌叛国!”李斯站在殿中,急切地为陈墨辩解,“赵成是吕氏旧部,故意栽赃陷害,博士们被淳于越蒙蔽,才会弹劾陈墨!明日议事,臣会据理力争,还陈墨大人清白!”

赵高站在一旁,眼底闪过阴狠,却故作担忧地说:“陛下,话虽如此,可陈墨大人确实与赵成交易过令牌,还导致流民死伤,秦脉图受损。这些都是事实,若是被博士们抓住不放,怕是会影响陛下的威信,也会让天下人质疑郡县制的可行性。”

嬴政的手指敲击着扶手,眉头紧锁。他想起陈墨从长平之战到现在,为大秦做的一切:改良秦弩、修建都江堰、推行书同文、安抚六国百姓……他不愿相信陈墨会通敌。可密报上的事实,又让他不得不怀疑——陈墨为什么要和赵成交易?为什么会让流民死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陈墨大人回来了!”谒者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默。

嬴政抬头,望向殿外,陈墨穿着染血的麻布袍,走进殿来,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挺直脊梁。“臣陈墨,参见陛下!”陈墨躬身行礼,声音沙哑。

“陈墨,你可知罪?”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

李斯连忙上前:“陛下,陈墨大人刚从骊山回来,还没来得及禀报,此事另有隐情……”

“让他自己说!”嬴政打断李斯,目光落在陈墨身上。

陈墨抬起头,正视着嬴政的目光,将骊山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陛下,赵成用流民做人质,逼臣交出帝字令牌,臣为了保护流民,才与他周旋。后来援兵赶到,赵成纵火逃遁,流民虽有死伤,却都是赵成所杀,与臣无关。秦脉图也完好无损,只是秘藏大门被烧,已经派人修复。”

“是吗?”嬴政的目光里带着疑虑,“可有人禀报,说你与赵成‘密谈’,还差点交出令牌,这怎么解释?”

“臣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兵!”陈墨语气坚定,“若是臣不答应交易,赵成会立刻杀了流民,臣不能为了令牌,牺牲百姓的性命!”

“百姓的性命重要,大秦的命脉就不重要吗?”嬴政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若是你真的交出令牌,秦脉图落入赵成手里,大秦就会陷入危局!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仁心’,可能会毁了大秦?”

陈墨愣住了——他没想到,嬴政会这么说。他一直以为,嬴政懂他的“止杀”,懂他的“民心为本”,可此刻,嬴政的眼里,只有大秦的命脉,没有百姓的性命。

“陛下,大秦的命脉,就是百姓。”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依旧坚持,“若是大秦的存在,是建立在牺牲百姓的基础上,那这样的大秦,还有什么意义?长平之战,我们杀了四十万赵卒,换来的是六国的仇恨;今日,若是我们为了秦脉图,牺牲流民,换来的就是天下百姓的仇恨!那样的大秦,就算拥有再强大的兵戈,也会被百姓推翻!”

“放肆!”嬴政猛地一拍扶手,龙椅发出刺耳的声响,“你竟敢教训寡人!大秦的存亡,轮不到你一个太史令来评判!明日议事,你就待在太史令府,不准上朝!”

陈墨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嬴政不信他!不仅不信他,还不让他上朝!明日的议事,没有他,李斯一个人,根本顶不住博士们的弹劾,郡县制的推行,博士官的设立,都会化为泡影!

“陛下!”陈墨还想再谏,却被嬴政打断:“够了!寡人累了,你退下!李斯,你也退下!明日议事,准时举行!”

陈墨望着嬴政决绝的背影,心里满是悲凉。他躬身行礼,转身走出章台殿。殿外的夜色,冰冷刺骨,他想起在都江堰,李冰对他说的话:“治水,要顺民心;治国,更要顺民心。”可现在,嬴政却渐渐忘了,民心才是大秦的根基。

“先生,现在怎么办?”项伯跟在陈墨身后,担忧地问。

陈墨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明日议事,我必须去。就算陛下不让我上朝,我也要站在宫门外,向陛下奏报真相,向博士们证明,我没有通敌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