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衔金破重围
机会,终于在 贾母出殡前 一日的 深夜 来临。
这一夜,是 “伴宿” 之期,亲眷子侄 需在灵前 彻夜守灵。到了 后半夜,灵堂内,只剩下 一些 远支的亲眷 和 强打精神的 仆役,以及 跪在 灵柩最前方、如同 石雕般 一动不动的 鸳鸯。
夜色 深沉如墨,灵堂内 烛火摇曳,将 人影 拉得 长长短短,如同 鬼魅。外面 刮起了 大风,吹得 白色的帷幔 猎猎作响,更添 几分 凄凉与诡异。
鸳鸯 悄悄 抬起了头。她 仔细观察着 四周。守夜的人 大多 耷拉着脑袋,打着瞌睡。时机 终于到了!
她 并没有 立刻起身。而是 先 假装 因跪得太久,双腿麻木,需要 稍稍活动一下。她 慢慢地、极其轻微地 挪动着身体,发出 一些 细碎的 声响。四下见 无人注意,她才 用手 撑着地,艰难地 站了起来。由于 长时间跪拜,她的双腿 确实 酸痛无比,这 倒为她 提供了 完美的 掩护。
她 步履蹒跚地 走到 灵堂一侧,对 一个 值守的 婆子 低声说道:“妈妈,我…… 我内急得紧,去去就回。”**
那婆子 正困得 东倒西歪,含糊地 应了一声,胡乱的摆了摆手。
鸳鸯 心中 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 低着头,快步 走出了 灵堂。一出大门,冰冷的夜风 扑面而来,让她 打了个寒颤,却也 让她的头脑 更加清醒。
她 并没有 往 茅房的方向走,而是 拐进了 一条 通往 大观园 后角门的 偏僻小径。这条路,她 平日里 常走,最为 熟悉不过。夜色 成了她 最好的掩护。她 尽量 贴着墙根,借助 树木 和 假山的 阴影 潜行,脚步 轻得 如同 狸猫。耳朵 却 竖得 高高的,警惕地 捕捉着 周围的 任何一丝 动静。
然而,就在她 快要 接近 后角门时,前方 忽然 传来了 一阵 杂沓的脚步声 和 压低的 交谈声!
鸳鸯 的心 猛地 提到了嗓子眼!她 迅速 闪身,躲进了 一旁 一座 巨大的 太湖石 后面,屏住了呼吸。
只见 两个 提着灯笼的 人影,从 角门方向 走了过来。借着 昏暗的灯光,鸳鸯 看得分明——那两人,竟然是 王夫人的 心腹 周瑞家的!和她 那个 在二门上 当差的 女婿 冷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