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陛下画饼技术哪家强?蔡邕含泪接盘太学堂!

未央宫侧殿,刘协一边扒拉着碗里的肉羹,一边看似随意地向身旁的杨彪打听:杨公啊,朕听闻那蔡邕蔡伯喈,学问很大?为人如何?

杨彪正在汇报各地春耕的情况,闻言略感意外,但还是恭敬回答:回陛下,蔡伯喈确乃当世大儒。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辞赋、书法、音律,甚至天文数术亦有涉猎,可谓才贯古今。为人嘛......性情耿直,笃信忠孝,只是有时过于执拗,不通世务。先前因感慨董卓之死而获罪,实乃因其念及董卓些许知遇之恩,并非真心附逆。其人所着《汉史》未成,实乃学界一大憾事。

刘协听得眼睛发亮,心里狂呼:人才啊!全才!这种顶级文化人,不就是搞教育、树牌面的最好人选吗?居然被王允那老头差点搞死,真是暴殄天物!

他三两口喝完羹汤,抹了抹嘴:嗯,如此大才,闲置可惜了。传蔡邕觐见,朕要与他谈谈。

不多时,蔡邕被引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身形清瘦,面容带着几分狱中留下的憔悴,但眼神依旧清澈明亮,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执拗和风骨。

罪臣蔡邕,叩见陛下,谢陛下不杀之恩。蔡邕的声音平稳,带着一丝沙哑。

蔡卿平身。刘协语气温和,昔日之事,朕已知晓,乃王司徒一时激愤,卿不必再挂怀。朕今日召卿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国本、功在千秋的大事,欲托付于卿。

蔡邕起身,垂手恭立:陛下请讲,臣虽才疏学浅,若于国有利,敢不尽力?

刘协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望向远方:朕欲,重建太学!

短短六个字,如同惊雷劈在蔡邕耳边!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声音都颤抖了:陛......陛下!您......您说要重......重建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