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商脉织网,雷火初鸣

冀州,中山郡,无极县。甄府。

昔日车水马龙的景象略有收敛,但府邸深处的气氛却更加凝练、专注。年轻的甄家新任主事人,屏退了左右,独自在密室中对着账册与地图,眉头紧锁,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皇商”的合作,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白糖、雪花盐和琉璃。在戏志才派来的“顾问”引导下,甄家凭借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人脉,迅速将“皇商”出产的各类新奇货物——包括更雪白细腻的纸张、清晰度远超铜镜的玻璃镜、蒸馏酒以及一些设计精巧的民用铁器,改良的曲辕犁、高效水车模型部件——销往北方各州,甚至通过隐秘渠道,渗入曹操核心统治区。

利润,如同滚雪球般膨胀。甄家明面上的产业或许因“低调”而有所收缩,但其掌握的流动资本和隐形影响力,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皇商”,甄家获得了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比如更科学的账目核算方法,更高效的物流组织方式,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标准化生产概念。这些都让甄家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与其他世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巨大的利益也带来了更深的捆绑和更大的风险。

“二公子,”密室阴影中,一位身着普通商贾服饰,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人低声开口,他是戏志才留在北方的核心负责人之一,“根据最新协议,下季度,‘雷火’原料的采购量需增加三成,运输路线必须绝对保密,所有参与人员,需经我司严格核查。”

“雷火”,是刘协为保密起见,对初步研发的火药混合物起的代号。其主要成分硝石、硫磺、木炭,都需要通过甄家的商业网络,以各种名义分散采购、集中转运。

甄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他深知“雷火”二字意味着什么,那绝非寻常商货。与“皇商”的合作越深,他越能感受到背后那股力量的图谋之大,早已超出商业范畴。甄家如今已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是这条船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先生放心,”甄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甄家既已选择,便不会回头。所有物资,定按期、安全送达。只是……如今魏王对各地关隘盘查日严,尤其是通往豫州、荆北方向……”

“此事我等自有安排,二公子只需确保源头无误即可。”中年人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另外,主公有言,甄家之功,他日必不相忘。待天时一到,河北之地,或需甄氏这等忠义之家,共襄盛举。”

这话语如同重锤,敲在甄俨心头。共襄盛举?那意味着什么?他不敢深想,却又忍不住心潮澎湃。甄家虽是商贾,亦有振兴家门之志。若能依附真龙……他用力点头:“请转告……主公,甄家,愿效犬马之劳!”

一条以利益和技术为纽带,以政治投机为远景的锁链,将甄家与皇商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这锁链看似无形,却比任何盟约都更加牢固,只待将来勒紧之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桐柏山,新军基地。

山谷深处,原本的寂静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规律的脚步声取代。原本数千人的规模,如今已扩充至近五万!这些新兵来源复杂,有流民中选拔的青壮,有暗中投靠的地方豪强部曲,更有通过各种渠道“请”来的落魄寒门子弟和低级军官。他们被按照刘协提供的、融合了现代队列、体能、纪律训练理念和汉代实际情况的新版操典,进行着近乎严苛的训练。

校场上,旌旗招展。

赵云银甲白袍,手持长枪,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如林般整齐的方阵。他负责全军的总协调和骑兵、弓弩兵的特训,其训练以精准、迅猛、纪律严明着称。

“突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