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夜话,旁门江湖

“他们先在公园、菜市场发传单,说免费领鸡蛋,让老人去听讲座。讲座上就给老人洗脑,说这电脑多好多好,原价一万八,现在给老人优惠,只要八千八。好多老人被说动了,掏出养老钱买回去,结果用了没两天就死机,拿去修,人家早就卷铺盖跑路了。我上个月就碰到个大爷,拿着那样的破电脑来修,拆开一看,里面的零件都是淘汰了十年的旧货,值不了两百块。”

老陈一直没说话,这时候慢悠悠地开口了:“你们说的这些,都还算看得见摸得着的。我年轻的时候,在南边跑过运输,见过更阴的。有帮人专做‘碰瓷’的买卖,不过不是碰车,是碰古董。”

他把手里的核桃放下,眼神沉了沉:“他们先在古玩市场租个摊子,摆些不值钱的仿品,专等那种半懂不懂的‘冤大头’。等有人看上某件东西,他们就假装不小心,把旁边一件‘更值钱’的古董碰掉地上,摔个稀巴烂。然后就哭天抢地,说那是祖传的宝贝,值多少多少万,不赔钱就不让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些‘冤大头’本来就心虚,被这么一吓,再加上旁边‘托儿’一起哄,大多就乖乖掏钱了。其实摔碎的那东西,也就值几十块,他们演一场戏,少则骗几千,多则骗几万。我见过最狠的一次,有个老板被他们坑了二十万,最后知道真相的时候,气得当场就晕过去了。”

我听得心惊肉跳,端着酒杯的手都有点抖:“这些人就不怕被抓?”

“抓?哪那么容易。”老赵哼了一声,往地上啐了口带烟丝的唾沫,粗糙的手指在膝盖上重重敲了两下,“你当他们是街头随便抢钱的混混?这里头门道多着呢。就说那帮搞建材调包的,他们跟货运站、工地材料科的临时工都勾着,每次送货前先打听好当天谁值班,哪个环节查得松。送完货三天内准保换地方,手机号、银行卡全注销,你就算想找,都摸不着他们的影子。”

他顿了顿,抓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续了半杯,酒液晃出些溅在袖口,他也不在意地抹了把:“更绝的是他们手里的手续。合同条款写得跟迷宫似的,什么‘不可抗力导致材料型号微调’‘外观差异不影响主体性能’,全是法律空子。真闹到法院,他们能拿出进货单、质检报告——当然都是花钱做的假证——法官也得头疼。”

王婶在旁边插了句嘴:“前阵子我表侄被装修公司坑了,拿着合同去维权,人家律师指着一条‘甲方对设计方案理解偏差与乙方无关’,硬是把责任全推回来了。警察来了也只能劝和解,总不能凭着你一句‘他骗我’就抓人吧?”

老赵把酒杯往桌上一墩,发出“当”的一声响:“就是这话!好多时候你明知道他坑了你,可没实打实的证据,连笔录都没法做。就像去年那个卖假古董的,被人堵在茶馆里,他愣是拿出古董鉴定书——后来才知道是找地摊贩子刻的章——硬说买主自己看走眼,最后闹到派出所,也只能按‘民间纠纷’调解,买主白白亏了三万块,连句公道话都没捞着。”

我捏着酒杯的手指更紧了,杯壁上的冷汗沾了满手。原来这看似简单的骗局背后,竟藏着这么多弯弯绕绕,难怪那些人敢如此明目张胆。

王婶这时候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前几年我老家有个亲戚,想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找了个中介,说是能拿到内部价。中介让先交五万块‘诚意金’,说办不成全额退款。我那亲戚信了,把钱交了,结果房子没买成,中介也找不到了。去派出所报案,人家说这属于经济纠纷,让去法院告。可连人都找不到,怎么告?最后那五万块,就打了水漂。”

林强这时候突然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说:“我还听说个更玄乎的,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说是有帮人,专门给那些想升职、想发财的人‘算命’,其实就是设套骗钱。他们先打听清楚你的底细,知道你最想要啥,然后就说你命里有‘坎’,得做法事才能化解。”

“做法事就得花钱,先是几千,然后是几万,最后说要‘请神’,得几十万。好多人被迷了心窍,砸锅卖铁都要做这个法事。其实啊,他们所谓的法事,就是找个破屋子,烧点香,念几句听不懂的咒语,完了就卷钱走人。我前阵子修电脑,碰到个老板,说他朋友就被这么骗了八十万,最后人财两空,还差点跟老婆离了婚。”

老陈这时候拿起酒瓶,给每个人的杯子都添了点酒:“这些旁门左道,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的贪念和弱点。你想占便宜,他就给你设个便宜的套;你怕出事,他就给你造个祸事的谣;你急着求成,他就给你画个大饼。只要你心里有那么点不踏实的地方,就容易被他们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