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价格战反杀:苏婉晴的供应链陷阱

“陈氏集团启动战略储备!缅甸货轮携三十吨稀土入境在即!”

“供应链危机解除?竞争对手囤货行为或成致命负担!”

“GPS轨迹曝光,物资预计18小时内抵达华南港!”

资本市场瞬间震荡。原本因“停产传闻”而下跌的陈氏股价止跌回升,盘中涨幅达6.3%。与此同时,周海涛旗下控股公司的股票开始松动。

他本人正坐在发布会现场,面对镜头强作镇定。记者追问是否担心市场反转,他冷笑:“所谓‘战略储备’不过是拖延战术。他们根本拿不出合法货源。等海关查实走私行为,我会亲自起诉。”

台下掌声稀落。他的手指却已在桌下微微发抖。

后台监控屏上,股价曲线已出现断崖式下滑趋势。

---

陈默回到指挥中心,大屏左侧显示股市行情,右侧是货轮航行状态。航速稳定,风向有利,预计抵达时间提前十二分钟。

他调出销售系统,下令开放部分低端产品线降价5%,同时附加两项条件:每单限购两件,且必须绑定技术升级服务包。表面上看是促销,实则通过服务费维持整体利润率,同时挤压中间商囤货空间。

“这不是为了卖货。”他对财务团队说,“是为了搅乱他们的定价模型。”

果然,不到一小时,周海涛反应激烈。他下令全系产品追加补贴,降幅扩大至8%,并宣称“将持续压价直至对手退出市场”。

“他在赌。”苏婉晴走进来,手里拿着最新市场分析报告,“他认为我们库存撑不过两周,只要拖住,就能用现金流压垮我们。但他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她将报告放在桌上:“他手里的货,现在成了烫手山芋。”

陈默点头。当市场确认陈氏拥有稳定性货源,投资者立刻意识到:周海涛高价囤积的稀土不再是稀缺资产,而是沉重负债。一旦价格崩盘,他将血本无归。

二级市场开始抛售其关联企业股份。恐慌像病毒般扩散。

三小时后,周海涛控股公司股价暴跌42%,市值蒸发近四十亿。多家合作银行紧急召开风险评估会议,授信额度面临冻结。

---

深夜十一点,陈默仍在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