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兵器,那贞观剑与紫色光矛,其物理意义上的锋刃未曾真正触及对方的袍甲与肌肤。

然而,他们最核心的意志、他们毕生秉持的理念、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追求、以及那些深埋心底、不足为外人道的遗憾与痛楚,却在这一刻,透过这兵器的桥梁,在这片被金色天平规则笼罩的奇异时空中,毫无阻碍、毫无保留地完成了最深层次的交汇与共鸣。

于是,李世民“看”到了——他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罗马,看到凯撒如何在元老院那充满阴谋与算计的权力旋涡中艰难周旋、合纵连横;

看到他在高卢的丛林、埃及的沙漠、小亚细亚的平原上,于军团将士的狂热簇拥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也最终看到,在那座他深爱着、并为之付出一切的永恒之城,如何被他所信任的、代表着“共和”理想的元老们包围,匕首加身时,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混合着难以置信、深深失望与某种洞悉一切的寂寥。

那份身处权力之巅却倍感孤独的寂寥感,与他身为大唐天子,虽坐拥四海却不得不称孤道寡的内心体验,何其相似!

凯撒也“看”到了——他的意识仿佛穿越到了东方的长安,看到李世民如何在玄武门那场骨肉相残、血迹未干的巨大阴影下,强忍悲痛,以铁腕与怀柔并用的手段迅速稳定局势,将一个濒临分裂的帝国重新拉回正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他在面对魏征、房玄龄等一众敢于直言的诤臣时,如何压下帝王的怒火,在指责与批评声中反思己过、砥砺前行;

看到他如何将经过长期战乱而变得千疮百孔、民生凋敝的万里江山,一步步治理得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重现华夏荣光。

那份在巨大压力下的隐忍、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强烈担当,令他这位一生崇尚行动与征服的罗马独裁官,也不禁为之深深动容。

剑,未曾动。

矛,未曾进。

但一场超越了一切语言、一切形式的,直达灵魂深处的对话,却已然在这寂静的星河中,彻底完成。

李世民缓缓开口,打破了这维持了不知多久的静默,他的声音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面,却蕴含着看透历史的沧桑:

“若汝当年,在元老院前,未曾遭遇那场刺杀,得以继续执掌罗马权柄……汝认为,罗马帝国之前路,当走向何方?是否会有所不同?”

凯撒的嘴角泛起一丝极其复杂、混合着追忆、假设与一丝淡淡嘲讽的笑意,他灰色的眼眸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李世民,看到了无数种历史的可能性:

“或许……在完成了必要的征服与 巩固之后,我会不得不像你一样,暂时放下剑,拿起笔,学着如何去真正地、长久地治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而不仅仅是征服它。”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在审视一条未曾踏上的道路。

“但是,历史的长河……从来不相信‘如果’。正如你那场无法回避的玄武门之变,它塑造了你,也定义了你我这样的存在。

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无论在当时看来多么无奈,都已成为铸就今日之我们的基石。”

两人同时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