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潮头之上,暗礁潜藏

“生命·演化”发布会的空前成功,将匠人村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全球订单如雪崩般涌来,尤其是对“生长”系列智能家具和“生命纤维”面料的需求,几乎瞬间排满了一年的产能。国家级创新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前来寻求技术合作、标准对接的国内外机构络绎不绝。匠人村,这个曾经偏居一隅的手工作坊,如今已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一面旗帜。

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人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二狗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协调爆满的订单生产,又要应付各路考察团和媒体,嗓子都说哑了,脸上却始终挂着亢奋的笑容。

“老板!照这个势头,咱们明年就能把隔壁那片地也拿下来,建二期园区了!”他指着规划图,雄心勃勃。

铁柱看着报表上惊人的数字和雪片般的合作意向书,脸上却并没有太多喜色。他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繁忙的园区,目光沉静。

“越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越要警惕水下的暗礁。”他缓缓说道,“产能跟得上吗?质量把控能保证吗?新的技术迭代跟得上市场的期待吗?”

二狗愣了一下,收敛了笑容:“产能已经在三班倒了,质量有杨师傅和张婶他们盯着,绝对没问题!李哲那边也说了,‘星璇’系统还在持续学习优化……”

“还不够。”铁柱打断他,“我们要看得更远。现在的成功,是基于我们之前的技术储备。但科技迭代的速度有多快,你我都清楚。我们必须持续投入,保持领先,否则今天的辉煌,可能就是明天的包袱。”

他转身,对一旁的林雪和李哲说道:“成立一个‘未来探索实验室’,脱离现有的产品研发体系,专注于未来五到十年的前沿技术研究,尤其是量子计算与AI的结合、生物合成学的新突破等领域。经费单列,不受短期效益考核。”

李哲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太好了!我马上着手组建团队!”

林雪也点头赞同:“未雨绸缪,确实必要。我会协调资源。”

铁柱的远见和危机感,让核心团队刚刚因成功而有些发热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匠人村这艘大船,在乘风破浪的同时,舵手始终清醒地注视着远方和暗处。

然而,真正的暗礁,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几天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铁柱的注意。由国家级中心牵头制定的《传统工艺数字化采集通用要求》和《新型生物基复合材料分类与标识》两项标准草案,在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环节,收到了一份来自海外、措辞极其专业且犀利的“反对意见函”。

函件来自一个名为“全球技术标准与伦理观察”(GTSE)的非政府组织。这个组织名不见经传,但其提出的反对意见却直指两项标准的核心——质疑数字化采集标准中关于“文化基因元素”的界定和版权归属可能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引发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攻击新材料分类标准“未能充分考虑其生物活性成分的长期生态影响和潜在生物安全风险”,要求进行“更审慎的、国际化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