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又一个历史名人,纳入杨一笑麾下

作为超级门阀,李氏真的比别家聪明,不但知道进退取舍,而且还懂得收敛。

整个户部如果掌控在一家之手,天长日久之下必然慢慢滋生问题,总有一天,满朝文武要开始仇视,最关键的是帝王,决不能允许户部被人掌控。

因此李氏主动要求户部改制,请求杨一笑调派官员进入户部。

其实,这一次主动提出要求的不止李家……

只听刘伯瘟继续念诵道:“济王次子,继承家业,将来承袭王爵之位,现下暂封县男之爵,加官,从五品,淮南道徽州知州,协助淮南行军大总管治军治政。”

“济王三子,受父王功勋荫之,拔擢为官,入朝堂吏部,从五品官秩。”

“济王四子,受父王功勋荫之,拔擢为官,任青州通判,协助青州府尹治政。”

仅仅济王家的子嗣,安排的便十分巧妙。

接下来,刘伯瘟开始加快语速宣读更多的封赐,而关于每一家的封赐,都可看出大唐朝臣体系的刻意调整。

“中书省宰相,宋老生,移除国侯之爵,加封开国国公。”

“长子宋寄远,受功勋荫之,拔擢为官,从六品,任职户部钱粮调拨司,第三司使。”

“次子,三子,各受荫之,任县丞,从七品。”

整座朝堂大殿,人人屏气凝息。

关于宋老生的封赐,同样没出乎各方意外,大唐当初开国之时由于国土不够,所以封赐国公很容易引起嘲讽,因此,那时候几位核心重臣都是封为侯爵。

现在大唐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属于中原北部最强大的霸主,自然可以封赐国公,并且各个重臣都可能被加封。

最主要的是,趁机培养下一代。

大唐既然册立储君,那么就要为储君着想,在册封大典上拔擢各家年轻一代,用意不言而喻是给储君培养班底。

果然……

只听刘伯瘟继续宣读:

“门下省宰相,唐青云,移除国侯之爵,加封开国国公。”

“因其嫡长子年幼缘故,尚不合适重担于肩,特赐入宫读书,为东宫储君之伴。”

这一项封赐,同样不出意外。

然而,接下来一份封赐让所有人哗然,并且,瞬间引发了所有人的震惊。

“大唐三省,尚书省一直空缺,时至今日,该补足也。”

“朕,中原正朔帝王,曾于一臣允诺,许其尚书执宰。”

“趁此国朝大典,册封储君之时,向天下昭告,大唐尚书省补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