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外面有人找,李标向夫人点了点头,“我到外面看一下,是谁来了。”
“好吧,去吧。”
“你和我谈的事,我回来再听。”
“没事,自家人,有的是时间。”
方静对丈夫表示理解,目送着他离去,才进了房。
李标来到在空地上搭起的军中大帐,见副将俞春正在帐内和一个中年陌生人商谈着什么。
见李标来了,二人忙站起来笑脸相迎。
这位来客正是皇叔多布的特使,他从河口村而来,奉命前来向李标借兵来了。
原来,堌堆庙发现了张信的窝点,震惊了朝廷。
如何收拾这帮匪徒,朝廷内部也意见不一。
最后康熙把权力下放给皇叔多布,让他见机行事,全权负责此事。
并给他指派了一支人马,供他随时调用。
这支人马就是正在南下的李标和他手下弟兄。
李标的队伍虽已被拆散,但还保留了一支千人的骑兵队伍。正因为还保留着骑兵建制,这支军队还可以称得上一流强大。
在接到于虎的告急后,康熙第一时间便想到的是这支队伍。
马上下旨,派人去追赶他们。
后来又意识到不妥,马上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派人追回第一道命令。
然后让李标就地宿营,等候新的处理意见出炉。
到河口村后,多布一刻也没闲着,他趁着夜色观察了堌堆庙的地形,回来后便和赵玉等商量应对办法。
由于张信未在堌堆庙,因此他们最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他出现时再下手抓捕。
但后来经过一番思索后,又改变了方案。
原因是于虎强烈反对无期限地拖延对这儿匪徒的抓捕,理由是这样拖,时间成本太大,谁也耗不起。
假如张信几个月内不到这儿来,也这样等,显然不现实。
不说在这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李标的队伍,在一个非军事区长期宿营,就是最大的浪费。
堌堆庙的土匪每天进进出出,永远也没有凑齐的机会。但是战机不能错过,一旦错过,机会便再难捕捉。
主要是这儿远离战区,军队要从外地调,在时间上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