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老喝酒

救驾之饼 太虚之境 2582 字 7个月前

胡陆阳也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就是,今日难得,咱们好好叙叙旧。”

马福生原本还有些犹豫,想着去帮忙,但架不住两人的热情,只好笑着坐下:“那行,咱就喝几杯。”

老常头赶忙给马福生倒上酒,酒液在杯中荡漾,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来,先干一杯!”胡陆阳举起酒杯,大声说道。

三人碰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马福生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啊,想想咱们年轻的时候……”马福生感慨道。

老常头和胡禄阳也纷纷点头,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酒杯在他们手中不断举起、放下,笑声和话语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夜晚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马福生来这里已经 30 年了,胡禄阳和老常头来这里已经 20 年了。

“秀秀已经 20 岁了,兰儿也18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老常头嘴里嘟嘟囔囔的。

酒过三巡,三人的脸上都带着微醺的红晕。胡禄阳微微眯起眼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说起常兰、俊哥和马秀秀抓歹人的事情,这几个孩子真是勇敢啊。”

老常头点点头,脸上的笑容中却带着一丝忧虑:“是啊,是勇敢,可也让我这心里一直提着,就怕他们再有个什么危险。”

马福生轻叹了一口气,目光变得有些深沉:“咱们这心里又骄傲又担心。这事儿虽然得了表彰,可往后的日子还长,谁知道会不会因此惹上什么麻烦。”

胡禄阳抿了一口酒,神色凝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孩子们有他们的正义感,咱们也不好拦着。只是这背后的隐忧,唉……”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难言之隐。马福生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说道:“其实我一直担心秀秀这孩子,性子太直,容易冲在前头。这次是幸运,可下次呢?”

老常头拍了拍马福生的肩膀:“福生啊,咱们做长辈的,也只能在背后多提点着些,可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胡禄阳举起酒杯,缓缓说道:“但愿他们的这份勇敢和正义,能一直护着他们平安顺遂,莫要因这一次的英勇,给自己招来祸端。”

三人再次碰杯,可心中的忧虑却如同那杯中的酒,沉甸甸的,化不开。

还有俊哥的身世始终扑朔迷离,只有那个毒箭头上的标记和当年那件灭门惨案的使用的武器的标记一样。

胡陆阳放下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起这事儿,我一直觉得俊哥的身世不简单。那毒箭头上的标记,绝非偶然。”

马福生皱紧眉头,眼中透着思索:“当年那灭门案当年轰动一时,若俊哥与此有关,那背后的隐情怕是不简单。”

老常头倒吸一口凉气:“说不定俊哥和那家也有关系,所以才会被追杀,我才带他回来。”

马福生摇了摇头:“这也只是猜测,或许其中另有隐情。但这个标记的出现,不得不让人多想。”

胡陆阳忧心忡忡地说:“若是如此,俊哥的处境恐怕危险。若真的是当年的凶手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还有……”

老常头制止了胡陆阳继续说下去:“胡先生,你学问好,我兰儿没有学问,就会做烧饼,以后要麻烦您多指点,好找个好人家!”

胡陆阳听到老常头的话,立马会意,不再纠结俊哥身世的话题,转而说道:“老常啊,你放心,常兰这孩子心灵手巧,又勤快,只要稍加教导,定能有个好姻缘。”

老常头感激地看着胡路阳:“那就拜托先生您多费心了。我这做父亲的,没啥大本事,就盼着兰儿能过得好。”

胡陆阳摆摆手:“老常,你言重了。常兰是个好孩子,教导她也是我的荣幸。”

此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马福生也开口道:“老常,你也别太忧心,兰儿这孩子的好,大家都看在眼里,缘分到了,自然能寻得如意郎君。倒是我家秀秀,上次把张媒婆和王公子开罪了,以后找人家就够呛了。”

老常头长叹一口气:“这些孩子都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三人又喝了一杯酒,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可心中那隐隐的担忧,却依旧如阴霾般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