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唐王府议政(二)

“至于背后是否还有牵扯更深者,臣……臣职权有限,恐难深究。”

刘昆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他深知腐败对政权根基的侵蚀力,尤其是在这财力枯竭、亟需凝聚人心的时刻。

黄玄汇报的国库空虚,与华歆揭露的吏治腐败,如同一体两面,揭示着庞大的大汉朝廷肌体内部正在加速溃烂的脓疮。

“贪腐不绝,则国无宁日,民无生路!纵有雄兵百万,亦会被这些蛀虫从内部掏空!”

刘昆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历朝历代,皆亡于吏治崩坏!孤岂能容此辈继续猖獗,毁我朝根基?!”

这时,礼部尚书刘岱出列躬身道:“唐王明鉴!吏治之弊,确需根除。然臣以为,堵截之余,亦需疏导。”

他抬起头,目光恳切,“若能使军中将士与官吏子弟皆有正途可走,有书可读。有才者可凭本事晋身,或可稍减其贪欲。故臣再次进言,请唐王加大力度,兴办官学,尤其面向军中将士及中低级官吏子弟。”

刘昆端坐于主位之上,指节轻叩身前书案,目光扫过大堂内诸位重臣。

礼部尚书刘岱关于兴办官学的提议,正触及他长久以来的思量。

东汉时期的士族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若直撼其根,恐生枝节。

然军中将士百战余生,许多子弟无书可读,寒门官吏欲晋身而路塞。

先行开放军中将士与寒门官吏子弟入学,当为破局之始。

刘昆微微颔首,指节再次轻叩书案:“公山所言,切中时弊。然教化之事,非一蹴而就,当徐徐图之。此事由你礼部牵头,会同相关衙门,详细拟定章程,尽快报与孤知。”

他的目光转向华歆和一直沉默不语的刑部尚书卢植:“华大夫、卢尚书。”

“臣在!”两人齐声应道,声音在殿堂中回荡。

“孤决定,即日起在大汉治下所有州郡,展开反贪肃清之治!由御史台牵头,刑部全力配合!”

刘昆的声音斩钉截铁,“华大夫,孤予你全权,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背景如何,一经查实,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