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琰的目光锐利如刀,“命陈永昌,设法查清此疫来源!若真与那‘迷雾之子’有关……待疫情稍缓,朕要他们付出代价!”
这一系列命令,既有坚决的隔离防疫措施,也有积极的医疗救援,更包含了查明源头、以儆效尤的决心,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危机处理能力。
太医院立刻高速运转起来。然而,面对奏报中描述的、迥异于中原已知瘟疫的可怕症状,许多太医也感到束手无策,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瘴疠”,有的认为是“伤寒变症”,莫衷一是。
消息传到四方馆,索菲娅坐立难安。她想起拂林古籍中记载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应对雅典大瘟疫时,强调隔离、卫生和细致观察的方法,也想起一些关于某些植物可能具有解毒或退烧作用的模糊记载。虽然与这新大陆的瘟疫未必对症,但这或许是她能贡献力量的地方。
她立刻写下自己所知的关于瘟疫防治的拂林古典医学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特征描述,恳请上官婉儿能将其转呈太医院,聊作参考。
与此同时,艾琳公主也行动起来。她利用李琰特许她查阅档案的权利,在翰林院故纸堆中,寻找任何可能与海外疫疾相关的只言片语,哪怕只是前朝僧侣、商人游记中的模糊记载,也细心抄录下来。她们都知道,此刻非是争宠之时,救人即是救国。
上官婉儿将索菲娅的笔记和艾琳抄录的资料一并送到了太医院。正在焦头烂额的院使看到这些来自异域的、虽然零碎却提供了不同思路的记载,尤其是希波克拉底强调的隔离与卫生原则,与皇帝陛下的旨意不谋而合,顿时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手研读参考。
李琰得知此事,对艾琳和索菲娅的识大体、顾大局暗自点头。危难时刻,方能见人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将心思放在救灾之上。
东宫,虽然太子仍在“闭门思过”,但拉什米卡的影响力并未减弱。她通过杜怀信得知了东海疫情的严重性,以及朝廷正在全力组织救援。一个念头在她心中闪过——这是一个进一步打击太子妃家族声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