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眼底的火焰,却燃烧得比任何时候都旺。
她绝不甘心,绝不容许自己经营多年的“主流”阵地,被一个黄毛丫头用这种“野路子”颠覆。
巡讲首站定在市第一中学,这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也是江曼的母校。
她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私人关系,一个电话打给了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语气“关切”又充满暗示:“王校啊,这次活动听说主讲人背景挺复杂的,我们做教育的,可得为孩子们的价值观负责啊。万一请来的人说了些不该说的,影响了学校的声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番话的威力不言而喻。
学校方面立刻变得犹豫起来,开始以“场地安保需要重新评估”为由,试图拖延活动。
消息如同一缕青烟,无声无息地飘到了陆承安的耳中。
他的律师事务所与教育局有常年合作,一个不起眼的合作律师在对接工作时,无意中听到了校方的担忧和背后的风声。
陆承安没有让苏霓知道这一切。
他只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亲自草拟了一份文件。
第二天一早,一封题为《关于“青春对话时代”校园巡讲活动合法性与参与者权益保障的说明函》的特快专递,绕过了所有中间环节,直接送达到了市一中校长的私人信箱。
文件的落款处,是律所鲜红的公章,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本函已同步抄送市教育系统纪律监察部门。
小主,
这封信,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切断了江曼在暗中布下的所有丝线。
校长在看到“纪律监察部门”这几个字时,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
他立刻明白,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活动,而是一场他绝对掺和不起的博弈。
他当即拍板,活动照常进行,并且要以最高规格接待!
巡讲当天,能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伸长脖子的学生。
直播信号同步接入了另外五所联播分校,后台数据显示,在线观看人数开场前就已突破五万。
聚光灯下,苏霓没有像传统主持人那样用华丽的辞藻或炫技的播音腔开场。
她只是安静地走到舞台中央,用最真诚的语气说:“今天,我们不讲大道理,只听真故事。”
她请出了第一位讲述者,那个曾经的失业宝妈,刘晓慧。
女孩穿着朴素的白衬衫,紧张得连握着话筒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她站在这个她从未想象过的舞台上,对着台下数千双明亮的眼睛,用颤抖的声音开始念自己写了无数遍的稿子。
她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和被生活逼到墙角的绝望。
当说到“我以为我这辈子,就只能在小小的美甲店里,给别人修指甲了”时,她终于控制不住,哽咽失语,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