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她的名字,是风暴眼

文章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复仇之路:被抛弃的孤女,在海外成长,携资本与光环归来,第一步便是迅速与对赵德海心怀旧怨的钱文彬结盟,共同打击以言非、苏霓为代表的“非嫡系力量”。

她所谓的“改革”,不过是清除异己、为自己未来的权力之路扫清障碍的工具。

舆论瞬间反转,如山崩海啸!

之前对她的所有赞美,此刻都变成了最辛辣的讽刺。

“伪改革派”这个词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上热搜榜首,沸腾的民意几乎要将网络服务器烧穿。

黄志远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在第二天的局务会上,他面色严肃地第一个发言:“许文澜顾问的任职程序存在重大疑点,且已引发严重负面舆情。我提议,立即暂停其在省台的一切项目审批权限,由组织部门牵头,对其任职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核查!”

一直沉默的曾宪阳也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真正的变革者不会惧怕阳光。身份的疑虑,如果存在,为什么不主动向组织和公众说明?回避,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我同意志远同志的意见。”

压力,如同潮水般涌向了省台的最高层。

当天下午,省台纪委宣布正式介入调查。

许文澜,这位空降的女王,被迫暂停所有职务,配合组织核查。

一周后,江州国际会展中心,《破晓者》首播发布会如期举行。

苏霓一袭简单的白衬衫,独自走上舞台。

她没有准备华丽的讲稿,只是静静地站着,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字:“有些门,关了很久;有些人,一直没停下敲。”

全场寂静。

苏霓平静地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每一个角落:“今天,站在这里的,不只是《破晓者》节目组。我们宣布,本节目不设立任何‘指导单位’,我们只有‘见证者’——每一位在场的,和不在场的,愿意说出真话的普通人。”

台下,掌声雷动。

在会场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老吴戴着一顶旧帽子,悄悄地抬手,擦去眼角的湿润。

他看着台上的苏霓,用力地鼓着掌,仿佛要将这半辈子的压抑和愧疚,都化作此刻的力量。

而在几公里外的省电视台大楼,许文澜那间曾经象征着绝对权力的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

沈曼莉正在将最后一箱属于她的私人物品封上胶带。

箱子旁,桌面上,静静地留着一张便签。

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对不起,苏姐。这一次,我不想再沉默了。”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进了长长的走廊,精准地落在了那块崭新的金属铭牌上——“创新实验中心”。

在铭牌的右下角,那个熟悉的、由苏霓亲自设计的“言”字徽章,已经被悄然镌刻进了冰冷的金属边框,在晨光中闪烁着温润而坚定的光芒。

然而,这场由《破晓者》点燃的风暴,其真正的中心,才刚刚开始显现。

首播发布会后第三天,省电视台内部系统,正式下发了一份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