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她连退路都烧成了火把

他绕开了所有内地的资本渠道,通过一条秘密线路,直接联系上了一家对他极为信任的港资文创基金。

他没有去解释声浪传媒的困境,而是将这次危机包装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境媒体治理实验项目”。

他以惊人的效率,协助苏霓在海外注册了一家离岸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后将《破框》、《幕后十分钟》这些已经打响名声的王牌IP进行价值评估和打包,授权给这家离岸公司进行全球发行。

他的逻辑简单而大胆:既然内部的规则不欢迎我们,那我们就从外部破局,将内地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经验”,反向输出到世界。

一周后,当公司内部因资金链紧张而人心惶惶时,一笔高达380万元人民币的首批海外版权交易金打入了离岸公司的账户。

陆承安没有让这笔钱进入声浪传媒的损益表,而是遵从苏霓的意愿,全部注入了刚刚成立的、独立运作的“声浪公益传播基金”。

这笔钱,将成为他们守护真相的第一道防火墙。

危机暂时缓解,但苏霓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她要的不是生存,而是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技术负责人许文澜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动的构想。

她指着屏幕上那些因敏感词而被抹去的历史报道,轻声说:“我们可以让死者开口。”

她提议,利用最新的AI语音重建技术,去复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强行“静音”的讲述者。

她的团队迅速行动,找到了几位早已离世的基层记者的家属,从他们手中征集到了尘封的采访笔记、未发表的遗稿,以及大量亲友的口述回忆录音。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开始模仿这些逝者的语调、停顿甚至叹息,将那些冰冷的文字,重新变成有温度、有力量的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项目上线首日,他们只发布了一段音频档案。

那是一位在1983年因揭露地方粮仓系统性腐败而被革职、最终抑郁而终的女记者的“独白”。

那略带电波杂音、却无比坚定的女性声音,平静地叙述着她当年看到的每一个触目惊心的细节,每一个被威胁的瞬间,和最终选择沉默的痛苦。

这段音频,没有任何商业推广,却在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了两千万。

评论区里,一条被顶到最高的留言写道:“原来,早在四十年前就有人为我们呐喊过,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见。”

声浪传媒的这一系列动作,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复活的独白”引爆全网的第三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造访了声浪传媒——高书记。

他没有带秘书,也没有任何随从,独自一人前来。

他将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复印件放在了苏霓面前。

苏霓打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那正是当年,她母亲报考播音系时,被相关部门领导进行“组织谈话”的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