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她让沉默的人学会了敲门

老周举着手机当直播机,李大姐的摊位挪到了边上,支起“免费凉茶”的红布——这是三个“蜂巢”小组联合发起的,讨论旧楼加装电梯的筹资方案。

苏霓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边,能清晰看见广场中央的LED屏。

赵小芸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苏姐,物业的人来了,3个穿制服的,正往直播机那边走。”

广场上突然响起刺耳的拉扯声。

穿黑制服的物业主管一把按住老周的手机:“谁允许你们直播的?这是小区公共区域!”他的脸涨得通红,“电梯装不装,得听我们的!”

老周的胳膊被拽得抬高,手机镜头晃成一片光斑。

但下一秒,光斑里出现了无数只手——抱布娃娃的小姑娘举着手机挤到最前面,李大姐的菜篮扣在地上当路障,阿婆们把小马扎堆成墙。

人群自发围成个圈,把直播机护在中间,喊声响彻夜空:“我们要看得见的商量!”

“切备用信号!”赵小芸在导播间拍了下桌子。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提前布置在广场四周的“观察哨”——5个中学生举着手机——同时接通了直播流。

监控屏上的画面瞬间从晃动的光斑,变成了稳定的全景:人群围成的人墙里,老周举着手机,声音带着破音:“王主管,您说电梯装不装听你们的,可这楼里住了82户,您问过82次吗?”

20分钟后,穿白衬衫的街道办副主任挤开人群。

他举着录音笔,额头挂着汗:“各位邻居,我是街道办的老陈。今天大家说的每句话,我都录下来了。”他转向物业主管,声音突然沉了,“王经理,《物业管理条例》第27条,公共事务要公开协商,您不会没学过吧?”

广场上爆发出欢呼。

苏霓望着楼下的人潮,忽然想起陆承安说过的“干柴与火”——此刻这些举着手机、喊着“要商量”的人,就是被点燃的干柴,而她不过是递了根火柴。

测试进入第10天的清晨,那只匿名U盘躺在苏霓的办公桌上,金属外壳还带着晨露的凉意。

U盘里的录音清晰得可怕:“这个月回扣按三七分,台账改到‘设备维护费’里……”说话的是市三院的张主任,苏霓在医疗专题里见过他。

附言是打印的,字迹歪歪扭扭,像用左手写的:“我不敢露脸,但能给你们证据。”

“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播’,而是‘该怎么播才不会害了举报人’。”苏霓把U盘往会议桌上一推,目光扫过围坐的小组成员。

老周的指节抵着桌沿,李大姐攥着手机的手在抖,许文澜的笔记本又被笔尖戳出了洞。

陆承安推了推眼镜:“我让人开发了安全脱敏程序,AI变声 + 虚拟场景重构,关键信息用马赛克覆盖。”他敲了敲电脑,屏幕上跳出个戴狐狸面具的虚拟人,“举报人如果愿意,可以用这个形象出镜。”

当夜11点,苏霓的邮箱弹出新邮件。

发件人ID是“医院信息科07”,附件里是20份篡改前后的台账对比图。

老张盯着波形图,喉结动了动:“这声音……和之前的录音,是同一个人。”他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泛着光,“苏姐,这一次,是他们自己打开了门。”

晨光再次漫进办公室时,苏霓翻着“破坏性测试”进度表。

12项计划的完成度栏里,8项已经打上了勾。

她的指尖停在“医院回扣”那栏——虚拟狐狸面具的图标正在闪烁,提示举报人已同意出镜。

窗外传来麻雀的啁啾。

苏霓忽然想起第一天老周跪在地上推U盘的模样,想起小姑娘咬着拇指打开手机的瞬间。

那些被攥得发烫的设备,那些颤抖着举起的镜头,此刻都成了刻在沉默墙上的光洞。

而明天,是测试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