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这不是主持课,是公民启蒙

她知道,这一刻的沉默,比掌声更重。

与此同时,千公里外的江州机场,陆承安拎着公文包走下舷梯。

雨水打湿了他的西装肩头,他却连伞都没撑。

手机震动不止——省委办公厅紧急来电。

“基金理事会拟增设副理事长,由厅级干部兼任,统筹协调事宜。”电话那头语气委婉,实则锋利,“苏主任能力出众,但毕竟无行政序列资历,跨部门调度恐难服众。”

陆承安站在雨中,听着,没打断。

直到对方说完,他才淡淡问:“过去三个月,‘蜂巢镜像’在民族地区落地数据,您看过吗?”

对方一顿。

“新疆、西藏、内蒙古三地基层政府主动接入系统比例79%。其中83%在操作手册中标注‘参照苏霓公众陈述规范执行’。”他声音不高,字字清晰,“上个月,霍尔果斯边境派出所凭一段村民按五步法录制的陈述视频,成功调解一起跨境放牧冲突,避免了群体事件升级。您觉得,是谁给了他们这个工具?”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陆承安收起手机,抬步走入雨幕。

他没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资料室。

一夜未眠,写就一份《非职务权威的协同效能分析》,附案例六则,数据图表十二张,凌晨五点加密直送国务院研究室分管领导。

而在国家图书馆特展后台,许文澜盯着屏幕,眉梢微扬。

“流量异常。”她对助手说,“八成访客看完展后跳转‘蜂巢镜像’培训页,平均停留时长十八分钟。”

她指尖轻敲桌面,忽然勾唇一笑,敲下回车键——上线“观展即认证”机制:完成线上学习,可生成电子纪念证书,署名“国家数字治理研究中心认证表达官”。

小主,

三天后,领取人数破百万。

某位参与揭牌的部委领导,悄悄注册账号,ID叫“静听者”。

她将数据图谱发给苏霓,附言只有短短一句:

他们以为你在躲光环,其实你早就把光变成了通行证。

傍晚,村小学操场上,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

几个孩子蹲在地上叽叽喳喳说着什么,粉笔盒打开了一半。

苏霓路过时脚步微顿,没靠近,也没出声。

她只是望着那群小小的身影,嘴角轻轻扬起。

风拂过耳际,仿佛听见某种新生的声响——细微,却坚定,正在破土而出。

夜色渐浓,南疆的风卷着沙粒掠过屋顶,村小学的灯还亮着。

赵小芸蹲在教室窗台外,指尖轻点录像机停止键。

她没急着回放,只是望着玻璃里那群孩子——他们正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道分界线,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站出来,清了清嗓子:“我是三年级二班古丽娜尔,时间是今天放学后,地点在操场东侧,李小虎抢了我的跳绳,导致我无法参加课间活动。我的诉求是:归还跳绳,并当众道歉。”

围观的孩子们鼓掌,有人笑,有人认真记录,还有个男孩举手提问:“你有没有证据?比如谁看见了?”

这一幕被完整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