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真正的底层没有资源刷票

消息传到江州临时驻地时,苏霓正在翻阅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素质教育白皮书。

她看完邮件,没说话,只是将那句“改变是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的”抄在笔记本首页,圈了三遍。

当晚十一点,省委组织部最后一次来电。

“上级要求明确基金办公室编制归属——到底是归口民政,还是财政?必须给个说法。”

苏霓靠在窗边,望着雨幕中模糊的街灯,轻轻道:“我还以为,他们会再拖一阵。”

挂断电话后,她打开加密会议系统,召集首批百人观察团线上议事。

屏幕亮起,三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代表陆续接入。

环卫班长、乡村代课老师、社区调解员、外卖站点负责人……他们的脸出现在小小的窗口里,背景是出租屋、值班室、田埂旁的土房。

“我们不做大项目。”苏霓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首期资助方向,锁定‘校园表达角’建设。”

弹幕瞬间炸开。

【八千块一个学校?这点钱够干啥?】

【是不是被压预算了?】

【等等……三千所?】

许文澜迅速调出数据图谱:“初步测算可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共3072所中小学,优先倾向乡镇及城中村学校。每校八千元,用于购置便携录音设备、培训学生主持人、设立班级议事会机制。”

有人冷笑:“这点钱,连宣传片都拍不了。”

苏霓笑了,眼角微扬:“我们不拍宣传片。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孩子学会说清楚三件事:我看见了什么,我认为哪里不对,我建议怎么改。”

她停顿片刻,语气转沉:“有些人总以为,话语权要等长大了才有。可如果从小就被教会闭嘴,长大后,还能发出声吗?”

会议室陷入短暂寂静。

接着,一位贵州山区教师举手:“我们班孩子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也能参加吗?”

“正因如此,才更要参加。”苏霓答得毫不犹豫,“五步陈述法不要求文采,只要求真实。你说的是方言,那就用方言录。重要的是——你说了。”

凌晨两点,所有议程结束。

苏霓独自坐在工作站,按下录音键。

“时间:2025年5月17日,地点:江州临时驻地,记录人:苏霓。”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低缓却有力:

“第一句:今天我们不选大项目,因为我们知道——改变是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的。”

话音落下的瞬间,许文澜的终端突然跳出一条预警提示。

她皱眉点开,瞳孔微缩——

全国已有十七个地市的政务平台上,悄然出现了类似“青少年公共表达支持计划”的专项资金申报入口,金额从十万到百万不等,项目名称各异,但核心模式惊人一致。

更有甚者,某省教育厅内部系统刚上传了一份文件草案,标题尚未定稿,但内容已赫然写着强制推行……

她的手指悬在转发键上,迟迟未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