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我要的是最原始的素材

与此同时,赵小芸的手机响了,是她母亲打来的。

“小芸啊,那个……陆律师邀请我去做什么‘家庭故事节’的特邀嘉宾,你看……合适吗?”赵母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自信,“我一个退休的家庭主妇,又不是什么名人,去那儿讲什么呀?”

赵小芸正在为下一期爆款视频的选题焦头烂额,闻言下意识地想拒绝。

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活动,能有什么流量?

但转念一想,这似乎又是陆承安和苏霓都在关注的事,里面一定有她没看透的门道。

“妈,您就去吧。”她迅速做出了判断,“您不用刻意准备什么稿子,就聊聊您和我爸当年怎么从老家来到这个城市,怎么摆第一个小摊,怎么把我拉扯大的。您就当是跟邻居阿姨聊天。”

挂了电话,赵小芸立刻给自己的拍摄团队下达了任务:“周六,跟拍我妈,去城郊那所启航小学。记住,不要干扰,不要摆拍,我要的是最原始的素材,连她紧张得搓衣角的样子都要给我拍下来。”

她敏锐的媒体直觉告诉她,当苏霓的专业、陆承安的深度、林晚的技术,以及自己母亲代表的“普通人”视角汇聚在一起时,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活动当天,天高云淡。

苏霓走进启航小学的操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破旧的篮球架下,一个由几根金属杆和深蓝色幕布搭成的简易录音亭显得格外醒目。

亭子中央,一支银色的、看起来价格不菲的专业电容麦克风,在阳光下闪着冷峻的光。

林晚团队的专业与校园环境的简陋,形成了一种奇异又和谐的冲突感。

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却洋溢着节日的兴奋。

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画的家族迁徙路线图,或是揣着一张褪色的黑白老照片,排着队,等待着走进那个小小的亭子,对着话筒,讲述一个只属于自己家庭的故事。

“我爷爷说,当年他们从村里出来,是扒着运煤的火车走了一天一夜……”第一个站上台的男孩,声音清脆又响亮。

“我奶奶告诉我,她刚来城里的时候,住在桥洞底下,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喝上一碗热汤……”第二个女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