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非完美之言,方为真实人生

一位植物人患者的妻子,数年来坚持每天在丈夫耳边播放家庭录音,从孩子的笑声到日常的琐碎。

就在昨夜,监护仪上一直平直的脑电波,竟出现了一次极其短暂的剧烈波动。

家属含泪请求,希望将这几年所有的家庭录音,全部移交给“终言守护计划”进行归档,作为丈夫存在过的证明。

林晚带队前往,在整理那上百个小时的录音文件时,她意外发现了一段被遗忘的片段。

那是十年前,丈夫在一次醉酒后,对着手机录下的道歉:“老婆,我对不起你……我知道我错了,但我……我他妈的可能不会改……”声音里充满了悔恨,也充满了无可救药的顽固。

团队成员建议删除这段“负面”录音,以免给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林晚却犹豫了。

她反复听着那段粗砺又矛盾的独白,最终做出了决定。

“保留。”她对团队说,“非完美之言,方为真实人生。我们的计划,不是为了塑造圣人。”

她亲自将这段录音封存,在档案上标注:编号M00018,类别——“未竟之语”。

数月后,秋风飒爽。

苏霓站在了新落成的“市民记忆馆”奠基仪式的主席台上。

台下没有达官显贵,坐着的,是参与过各个项目的普通人——那位临终关怀中心的护工、那位退休教师的学生、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和志愿者。

苏霓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致辞。

她只是缓缓走到台前,亲手揭开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展柜。

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一支老旧的录音笔,机身上贴着一个褪色的标签:M00014RE。

旁边,一张卡片上写着一行字:“它听过银杏树下的誓言,也穿过暴雨中的校服。现在,它在等下一个开机的人。”

一阵风吹来,拂动了苏霓鬓角的白发。

她没有回头,只是转身,望向远处那片校园的方向。

在她的视野尽头,仿佛能看见无数穿着校服的孩子,正人手一个防水录音包,奔向阳光,奔向未来。

而在无人注意的后台,林晚正蹲在一排崭新的服务器机柜前,她小心翼翼地撕下一枚新的标签,精准地贴在其中一台机箱上。

标签上的字迹清晰而冷静:M00019,状态——等待唤醒。

奠基仪式的喧嚣与荣光,在三天后迅速褪去。

苏霓独自一人回到了那个位于老旧写字楼里的临时项目办公室。

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空气中淡淡的咖啡味。

她刚坐下,桌上的内部通讯器就毫无征兆地响起,发出短促而尖锐的“滴滴”声,那是一个她从未听过的特殊警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