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霓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一点,那条加急简报瞬间铺满整个屏幕。
林晚发来的数据冷静而残酷:西部回声教室项目点,编号E001006,用户“小武”,于七天前凌晨两点零三分完成首次完整录音后,账号彻底沉寂。
七天,整整一百六十八个小时,再无任何登录痕迹。
当地支教老师的反馈附在简报下方,字里行间透着无奈与焦虑。
那个小小的录音设备,本该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此刻却被他用一把生了锈的铜锁,死死锁进了课桌最深处的抽屉里,像是在封印一个不愿再被触碰的秘密。
苏霓的心脏猛地一沉。
她没有去看老师的文字描述,而是直接调出了小武账号的最后一次活动记录。
数据流无声地诉说着一切——播放记录,目标音频:S000001,苏霓。
正是她那段搞砸了的绕口令。
屏幕上,播放进度条被拖拽的痕迹清晰可见,反复停留在她舌头打结、声音狼狈的那几秒。
一遍,两遍……系统日志显示,这个失败的片段,被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孩,循环播放了整整十三遍。
第十三遍的末尾,音频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长达七天的死寂。
“他不是退缩了。”苏霓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会议室另一端的林晚立刻通过视频连线追问:“那是什么?数据显示他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并采取了回避行为。我建议立即启动远程心理干预,让专家介入。”
“不。”苏霓断然摇头,目光锐利如鹰,“你看错了,林晚。他不是在回避,他是在模仿,在练习!他把我的失败当成了可以被允许的范本,一遍遍地听,是为了告诉自己,原来连‘苏霓老师’也会说错。他只是……还没准备好让别人听见他的练习成果。”
她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脑中飞速运转。
“他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和冷冰冰的催促,他需要一个榜样,一个能与他共情的、活生生的失败者。”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涌起。
她冲向储藏室,在一堆积满灰尘的旧物中翻找起来。
终于,一个贴着泛黄标签的纸箱被她拖了出来——“个人早期主持资料”。
她从中抽出一盘最古老的录像带,吹开上面的灰尘,仿佛吹开了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那是她刚入行时,第一次主持大型直播晚会的录像。
视频里,年轻的她穿着不合身的礼服,紧张到手心冒汗。
在一个关键的串词环节,她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所有背好的词句都化为乌有。
镜头下,她脸上的惊慌失措被无限放大,足足有三秒钟,整个舞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将酿成播出事故时,她深吸一口气,用一个笨拙但真诚的即兴发挥,硬生生把场子圆了回来。
就是这个片段!
苏霓亲自操刀,将这段长达数分钟的尴尬场面,剪辑成了一分半钟的精华短片。
她为视频定下标题:《我也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