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顶着风沙和零星小雨行动,鞋子陷在淤泥里拔都费劲。周凯盯着电脑屏幕,指尖沾着泥点:“模块推送成功!85%设备启动升降底座,冻融防护层挡住裂纹,识别率回升到80%!”张远捧着防水记录册跑回来,裤腿全是泥:“大家看!谷物苗是被踩枯的,根部还好好的!河水…河水的黑色是染料,昨天还清澈呢!设备日志显示,山洪时底座自动升高,根本没压到田!”
刘敏也扶着奥莫托长老挤进来,长老先走到设备前,指尖拂过机身的谷物图腾,用奥罗莫语沉声说:“这是‘地母’赐予的谷物纹,凡星懂我们的信仰——祭祀时设备安安静静,还亮了吉祥纹,‘地母’会保佑这样的设备。”他转头看向阿贝贝,“你倒的‘毒液’,连河边的青蛙都绕着走,可见不是干净东西。”莱马举着用积分换的新镰刀,用阿姆哈拉语喊:“设备修好后,我家田边的淤泥被清理了!阿贝贝的人上周还来我家,说给我3万比尔让我造谣,我没要!”王浩也晃了晃玉米种袋:“我用这些种子种了半亩试验田,苗长得比去年还好!污染土是假的,他就是怕凡星抢东非的生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民们的骚动渐渐平息,几个年轻奥罗莫人冲上去,舀起河水往阿贝贝面前的桶里倒——只有表面浮着黑色染料,底下的水清澈见底,当场牵来一头牛往河边引:“牛都敢喝水!你在骗我们!”这时,ESI和UNEP的工程师赶到,他们带着冻融测试仪和水质检测仪,现场测试后对着镜头说:“设备冻融耐受性达标,防山洪效果符合标准,河水无任何污染!埃塞绿能的指控全是伪造!”
阿贝贝的脸瞬间涨成深褐色,想抢过检测仪却被奥马尔拦住。记者们(随UNEP来的生态记者)蜂拥而上:“请问绿能去年污染阿瓦萨湖的罚款是不是真的?”“你倒染料踩枯谷物,是不是违反《东非共同体生态公约》?”阿贝贝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被埃塞环保部工作人员带走——当天下午,ESI就发公告,对他处以500万比尔罚款,吊销企业在东非高地的所有经营资质。
此时,设备升级已全部完成。陈凡让莱马把青稞秸秆垃圾投进去,设备升降底座稳稳托住机身,投口自动清理碎石,屏幕切到奥罗莫语界面,识别率飙升到98%!更贴心的是,设备的山洪预警功能还帮村民提前避开了一场小规模余洪,奥莫托长老握着陈凡的手说:“凡星不仅能分类垃圾,还能帮我们躲山洪,是‘地母’派来的守护者,比阿贝贝的破设备强一百倍!”
亚的斯亚贝巴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激动地说:“东非高地终于有能扛住冻融和山洪的环保设备了!中国技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当天傍晚,埃塞俄比亚环保部、肯尼亚环保部、乌干达环保部,共同与凡星签订《东非高地生态保护合作协议》,确定在亚的斯亚贝巴、内罗毕、坎帕拉三地推广设备,年底前覆盖18个高地社区,重点保护青尼罗河、白尼罗河上游生态和奥罗莫族、卡伦金族等本土文化。
陈凡刚把合作消息发回国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印着谷物图腾的“凡星环保服”,在阿达玛社区的小学教孩子画“冻融山洪防护垃圾分类车”,手里举着用青稞秸秆做的模型:“哥!咱们捐的200套儿童防风帽和谷物种子到了,孩子们都知道要帮设备清理淤泥,还会唱奥罗莫语的环保儿歌呢!”父亲也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国内的农业公司,捐了5吨抗冻玉米种和100套小型灌溉工具,下周发过来,奥莫托长老说要为咱们举行‘地母祭祀仪式’,感谢凡星守护他们的土地!”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陈凡想起从安第斯山脉到东非高地,凡星的每一次突破,都在回应“高原生态与本土信仰的共生需求”——这里有尼罗河上游的“水塔之源”,有奥罗莫族对“地母”的敬畏,而中国技术成了连接生态保护与文化尊重的桥梁。这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响,成为凡星东非征程的里程碑:
【叮!解决亚的斯亚贝巴冻融山洪危机,获东非3国合作!】
【恭喜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