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亚的斯亚贝巴冻融山洪破局!东非3国签单

1. 技能“全球管理(永恒宇宙鸿蒙创世终极级)”解锁“东非高特级权限”——可主导全球东非高原地区环保标准制定,设备纳入《尼罗河上游生态保护物资目录》;

2. 东非3国专项合作资金10.5亿埃塞俄比亚比尔(含埃塞预付款3.5亿,UNEP东非专项补贴);

3. 解锁“联合国东非高地生态保护计划”联合主导权,将与埃、肯、乌三国共同制定《东非高原冻融区环保技术规范》;

4. 获“尼罗河上游环保领军企业”称号,坦桑尼亚阿鲁沙、卢旺达基加利已发来试点邀约!】

“坦桑尼亚的邀约!”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裤腿还在滴泥水,“他们想让咱们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社区试点,解决高原冻融+登山旅游垃圾激增的需求!”周凯也笑着递过设计稿:“针对登山旅游,我们加了可扩容垃圾收纳箱,还能把登山垃圾压缩成燃料块,下周就能出样品!”

陈凡站在青尼罗河支流旁的祭祀田边,看着夕阳下的东非高地——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稞田上,凡星设备的绿色外壳(刻着谷物图腾)在田埂旁格外醒目。莱马在投垃圾查积分,王浩带着村民分发玉米种,孩子们围着设备唱奥罗莫语的环保儿歌,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雪峰泛着微光,像一块被“地母”守护的宝石。他掏出手机,给UNEP东非办公室发邮件:“凡星愿以技术为桥,联动东非各国,守护好尼罗河上游的每一滴水源、每一寸土地,让高原生态与本土文化共生共荣。”

当天晚上,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标题格外醒目:《凡星破亚的斯亚贝巴冻融危机!东非3国签单》。报道里附了设备防山洪测试的视频、ESI认证报告,还有奥罗莫长老、农民、华裔商人的笑脸,凡星的名字彻底成为东非高原环保的“中国符号”。

而此刻的埃塞绿能总部,玻璃门上早已贴满破产清算公告——阿贝贝不仅抵押了亚的斯亚贝巴的办公楼,还面临青尼罗河渔民的集体诉讼,曾经想借“地母信仰”谋利的企业,最终成了生态保护的“反面教材”。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前往肯尼亚内罗毕,准备签订东非地区的第二站合作协议。车窗外,朝阳从东非高原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草原上,像一条通往高海拔环保巅峰的金色航道。

从南极冰盖到东非高地,从安第斯山脉到喜马拉雅雪峰,凡星的故事始终在诠释:真正的全球环保,不仅需要扛住极端环境的技术硬实力,更需要尊重本土文化的软实力——这不是“技术输出”,而是“生态理念与文化共情”的双向奔赴。而这趟征程,还在继续——下一站,是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雨林,那里有热带雨林的暴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