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三方作证:
- 托法加长老:换过传统祈福用的“tanoa木碗”,证明设备图腾“符合fa'a Samoa”,珊瑚修复仪还让部落祖传礁区的珊瑚长出新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莉娜:换过刺尾鱼观测声呐,展示台风后刺尾鱼群已开始回游,设备旁鱼卵存活率比其他区域高20%的视频;
- 王浩:换过浮潜装备,证明设备帮民宿分类游客垃圾,“生态民宿”订单量提升70%,游客好评率涨50%。
“周凯,从阿皮亚港仓库调台风珊瑚模块,用岛际抗风快艇运过来,1.5小时内必须到!”陈凡的声音透过防风扩音器传开,耳旁还能听到椰子树被海风刮动的沙沙声,“张远,去社区调台风过境记录和设备运行日志;刘敏,把绿能罚款单、SAS认证翻译成三种语言,发给村民和科考队,再把证人请过来!”
团队顶着残留的海风行动,每个人都戴着防珊瑚砂护目镜,周凯盯着电脑屏幕,指尖沾着沙粒:“模块推送成功!85%设备启动液压锚+珊瑚修复模式,投口自动清理珊瑚碎屑,识别率回升到87%!”张远捧着防水记录册跑回来,裤脚沾着海水:“大家看!台风前海水水质达标,塔瓦雷斯倒机油后才出现污染!设备日志显示,台风时液压锚牢牢固定住机身,根本没被掀翻——他撬的珊瑚石上还有活鱼卵,水下监控拍得清清楚楚!”
刘敏也扶着托法加长老挤进来,首领先走到设备前,指尖拂过“tanoa木碗”图腾,用萨摩亚语沉声说:“凡星懂我们的传统,这图腾是祖先的祝福——昨天举行祈福舞时,设备安安静静,还帮咱们的珊瑚长了新枝,是‘海洋的恩赐’。”他转头指向礁区,“你倒的‘毒液’,寄居蟹都绕着走,不是海洋该有的东西。”莉娜举着声呐监测屏,用英语喊:“刺尾鱼群昨晚就回游了!塔瓦雷斯的人上周还来观测点,说给我10万萨摩亚塔拉让我改记录,我没要!”王浩也晃了晃订单本:“现在我的民宿要提前四个月订房,客人就想来看设备旁的珊瑚和刺尾鱼!污染是假的,他就是怕凡星抢萨摩亚的生意!”
村民们的骚动渐渐平息,几个年轻的萨摩亚族小伙划着独木舟,舀起珊瑚礁区的海水往塔瓦雷斯面前的桶里倒——只有表面浮着深褐色机油,底下的海水清澈见底,当场捞起一块附着鱼卵的珊瑚石(从塔瓦雷斯手下手里夺回的):“鱼卵还活着!你在骗我们!”这时,SAS和《南太平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秘书处的工程师赶到,他们带着水下水质检测仪、台风冲击力测试仪和鱼群观测仪,现场测试后对着镜头说:“设备抗台风性能达标,海水无任何漏液污染,还加速了珊瑚修复和刺尾鱼回游!萨摩亚海洋绿能的指控全是伪造!”
塔瓦雷斯的脸瞬间涨成深褐色,想抢过检测仪却被公约代表佩妮拦住。记者们(随南太海洋科考队来的记者)蜂拥而上:“请问绿能去年污染阿皮亚港的罚款是不是真的?”“你倒机油撬珊瑚,是不是违反《南太平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塔瓦雷斯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被萨摩亚环保部工作人员带走——当天下午,SAS就发公告,对他处以20万萨摩亚塔拉罚款,吊销企业在萨摩亚所有沿岸社区的经营资质。
此时,设备升级已全部完成。陈凡让王浩把游客留下的浮潜垃圾(分类后的塑料瓶、食品包装)投进去,设备投口自动清理残留的珊瑚碎屑,珊瑚修复仪释放出淡蓝色的离子雾,屏幕切到萨摩亚语界面,识别率飙升到99%!更暖心的是,“鱼卵保护区”的刺尾鱼卵已开始孵化,莉娜笑着说:“这设备不仅是垃圾分类站,还是珊瑚和鱼卵的‘保育箱’,比塔瓦雷斯的破设备懂海洋一万倍!”
阿皮亚港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激动地说:“萨摩亚终于有能扛住强台风,还能修复珊瑚、保护刺尾鱼的设备了!中国技术连我们的‘fa'a Samoa’传统都考虑到了,太了不起!”当天傍晚,萨摩亚环保部、库克群岛环境部、纽埃自然资源部,共同与凡星签订《南太平洋台风区珊瑚保护合作协议》,确定在乌波卢岛、拉罗汤加岛、纽埃岛三地推广设备,年底前覆盖38个沿岸社区,重点保护阿皮亚港珊瑚礁、库克群岛泻湖、纽埃岛海洋保护区的生态。
陈凡刚把合作消息发回国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印着“tanoa木碗”图腾的“凡星环保服”,在莱阿利采社区的海洋学校教孩子画“台风珊瑚保护垃圾分类船”,手里举着用珊瑚砂和椰子壳做的模型:“哥!咱们捐的200套珊瑚修复基质和刺尾鱼观测仪到了,孩子们都知道要帮设备清理珊瑚碎屑,还会唱萨摩亚语的海洋环保儿歌呢!”父亲也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国内的海洋生态机构,捐了5吨珊瑚培育营养液和100套台风应急加固工具,下周用抗风货轮送过来,托法加长老说要为咱们举行‘siva tau’祈福舞仪式,感谢凡星守护他们的海洋和传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