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供不应求

成功的喜悦如同滚烫的蜜酒,初尝时酣畅淋漓,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加沉重和现实的负担。沈微婉很快便尝到了这甜蜜的代价。

“热气腾腾”的名声,借着苦力们的口口相传和安儿那无意间的“代言”,如同投石入湖的涟漪,迅速在清冷艰苦的码头区扩散开来。每天清晨,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沉重的家伙什和安儿赶到摊位时,往往已经有三五成群的汉子等在那里了,呵着白气,跺着冻麻的脚,眼睛却热切地盯向她带来的那个鼓囊囊的棉布包袱。

“沈家娘子,可算来了!老规矩,两个热的!”

“我先来的!给我仨!今天活儿重!”

“还有没有?给我留一个啊!”

开张几乎不需要吆喝。蒸笼一架到泥炉上,火苗刚刚舔舐笼底,第一波窝头还远未热透,摊子前就已经排起了小小的队伍。人们不再仅仅是买一个尝鲜,而是两个、三个地买,有的甚至替相熟的工友捎带。

那口小小的、锈迹斑斑的薄铁皮蒸笼,一次最多只能放下七八个窝头。往往一笼刚热透,揭开盖子的瞬间,就被眼疾手快的人们一抢而空。后面没买到的只能悻悻地等着下一笼,看着别人捧着热窝头吃得香甜,自己肚里馋虫乱拱,忍不住就要催促。

“快些啊大姐!这得等到啥时候去?”

“炉火能不能烧旺点?这热得太慢了!”

泥炉膛小,为了确保受热均匀且不把窝头底部烤焦,沈微婉不敢塞太多柴火,只能靠细柴慢燃,维持着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一笼窝头从凉到透热,需要不短的时间。这缓慢的速度,根本跟不上汹涌的需求。

供不应求。

这四个字像一道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沈微婉的背上。

她必须提前蒸制更多的窝头。原来只蒸一锅带出来,后来变成两锅,现在,她需要在天亮前蒸出整整三锅!近三十个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