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明兰心中渐渐有了计较。她赏了廖妈妈,吩咐此事绝不可外传。
当晚,她将调查结果细细说与了顾廷烨听。顾廷烨起初听闻女儿竟对一个贫寒书生有好感,眉头立刻拧紧,但听着明兰一条条分析下来,尤其是听到自己无意中指点过的那个颇有灵气的穷书生竟然就是李承恩时,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竟是他……”顾廷烨捻着手指,沉吟道,“那小子,文章确实做得不错,根基扎实,见解也有独到之处,是块读书的料。性子嘛,确实有几分耿介,不似那等阿谀奉承之辈。”
他看向明兰:“如此说来,倒真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这家境……”
明兰微笑道:“家境贫寒,非他之过。难得的是贫不移志,且母子二人皆清白自重。我观其行事,有担当,有风骨,将来若得机遇,未必不能出头。最重要的是,”她顿了顿,轻声道,“曦儿似乎……对他颇有好感。”
顾廷烨沉默了。他固然希望女儿嫁得风光显赫,但更希望女儿幸福。若这李承恩真如调查所言,品学兼优,又得女儿青眼,似乎……也并非不可考虑。
“再看看,”最终,顾廷烨沉声道,“距离秋闱还有数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若他此次秋闱能中举,便证明他才学确实扎实,将来也有个前程指望。若是不中……”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确。
明兰点头赞同:“夫君说的是。总要看他是否真有真才实学。”
夫妻二人达成共识,对李承恩,暂不干涉,静观其变,一切待秋闱之后再说。而团哥儿那份悄然萌生的情愫,仿佛春日初生的嫩芽,在父母谨慎的呵护与观察下,静静地等待着阳光和雨露的进一步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