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没有通知任何人,只带了王承恩和李若琏,便打马奔出了正阳门。
崇祯并不知晓,沐府是否接到了圣旨,宣旨队伍和沐天波的折子,都还在回程的路上。
崇祯便出宫前往了南京,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一来一回得好几个月时间。
崇祯在出宫前,就留了口谕在京师,让郑芝龙将盖伦船送到南京来。
既然自己亲自过去南京了,看能否想办法把盖伦船仿制出来,当然其中难度不可能低。
此次,崇祯只是从京师工部,调集了几个懂测量绘图的老匠人,要想办法将图纸画出来。
经过三十余日才赶到南京,主要问题还是冬季降雪,这鬼天气十月就开始下暴雪。
下完一场大雪,大太阳又出来把雪晒化了,官道都变得泥泞不堪,马匹行进速度极慢。
越往南走,反而感觉越来越冷。这种冷还不似京师的冷,京师的冷出门穿多点能扛住。
尤其是到了南京后,这种冷不知道是何原因,穿的也确实不少,但就是感觉冷到不行。
崇祯先去了南京的皇宫,这里与京师有着差不多的宫殿群,应该说京师是仿南京修建的。
次日,卯时初刻。南京的钟鼓楼,在两百多年后,又再一次传出悠扬的钟声。
这是提醒大臣们该上朝了,南京这套文武班子,不知道多久没上过早朝了。
贸然的钟声,先是让各部大臣一愣!是何人在敲钟?不对,昨日皇帝御驾好像来了南京。
众臣这才想起来,匆匆穿上朝服往皇宫赶去,崇祯就默默的在奉天殿等着。
直到辰时初刻,众大臣才三三两两的赶来,当看到奉天殿龙椅上,一位身着龙袍的男子。
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众臣不自觉的低下了头,待全部官员到齐后。
王承恩高声唱报道:“朝会开始,肃静!众臣朝拜!”
一众大臣四跪三叩后,同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特意等了好一会,才低沉出声道:“众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