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太久不曾上朝,南京的各部大臣,已然忘记了流程。
崇祯见他们不说话,怒声道:“朕,今日心情甚差!众卿知道是为何吗?”
下面之人噤若寒蝉,都恨不得将头埋进胸口,哪还有人敢触皇帝的霉头。
崇祯冷哼一声道:“哼!朕,未提前通知你们今日有早朝,诸位赶过来需要一个时辰吗?”
其实,南京的六部官员,基本上都是清官,像其中兵部尚书史可法。
其中好几个人在京师任职过,都是不攀附权贵或阉党,被贬到南京为官的。
崇祯深吸一口气叹道:“唉!身在南京,你们难道就自甘沉沦?处理政事也不积极吧?”
众人连忙跪地叩首道:“臣等,不敢!”
崇祯提高声调道:“哼,你们若处理政务积极,那朕就不会来此了!”
“朕,早些时候下旨造船,工部是否知晓?工部尚书是哪个?站出来说话!”
南京工部尚书出班道:“臣,南京工部尚书高倬,叩见陛下,万岁……”
崇祯打断道:“行啦,行啦!少说那些没用的,朕要真活一万岁,你们怕是要恨死朕了!”
“龙江造船厂的匠户,严重逸散是何原因,你是否有想过解决办法?匠人是否还能找到?”
高倬俯身行了一礼拱手道:“陛下,匠户逸散后多逃往外地隐姓埋名,或到私营船厂做工”
崇祯沉声道:“朕,要造百余艘一千两百料的福船,龙江造船厂的匠人严重缺额!”
“是否有法子招集更多匠人?据朕所知,龙江船厂仅几百匠人,这点人定然不够的!”
高倬俯身道:“陛下,想要招集匠人,首先便是不追究他们逃逸之罪,其次提高其待遇。”
“若是不能满足这两条,很难招到足够匠人,他们为私营船厂做工,工钱比朝廷给的高。”
崇祯缓缓点头道:“准啦,你去发布政令吧!匠人工钱比私营船厂高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