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是六十万亩,十年就是六百万亩,几十年后就无地可用于开垦了。”
刚才没回答这还追问上了,崇祯也是满头黑线,这些大臣还真是一点脑子不想动啊!
难不成就只能开垦土地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也不知道他们是真懒还是真蠢!
崇祯脸一黑问道:“难不成,囚犯就只能开垦土地?过几十年后改成种地不就行了?”
杨嗣昌不解的追问道:“陛下,他们现在就不愿屯田,那往后不又回到了屯田上吗?”
崇祯深吸一口气耐住性子道:“现在不愿意屯田,是因为各级官吏不作为。”
“这问题就出在不完善的考核上,正如刚才所说的方式,屯田也算进考核之内。”
“粮食产量是多少单独列出来,种了多少亩地简单加减一番,就能算出来具体的产量。”
“有人作假不就很明显了吗?该降职还是去职就执行下去,还有哪个官员敢马虎?”
杨嗣昌似懂非懂的点头,他作为首辅不能只管兵部,总要知晓些流程才好。
吏部尚书傅永淳道:“陛下,那为了杜绝各地官员作假,朝廷又要多加监察人员才行。”
“那微臣精减掉的冗余官员,不又要多起来了吗?朝廷又需多付官员的俸禄。”
看着思想僵化的这些官员,崇祯哀叹道:“唉!不要总想着靠官员监督官员。”
“这不成了套娃了嘛!让百姓监督官员不就行了!这么简单都想不到吗?”
“每年吏部下派巡视组,去民间调查百姓的意见,再对比官员的作为,不就明朗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不会有民间声名狼藉,政绩上却很斐然的存在,就算有那也是极微小的部分。”
“真没做亏心事的官员,他自己会上折子给朕,到了朕这里自然能分辨出来。”
傅永淳满脸羞臊道:“陛下真乃天人也!如此简便的方法都知晓!”
“就算每个省派一支巡视组,大明两京十三省也只需十五组,就能解决全部问题。”
崇祯轻笑道:“对嘛!巡视组安排锦衣卫、吏部、户部郎中,地方官能全贿赂了吗?”
傅永淳瞪大了双眼,惊喜道:“陛下,此计甚妙呀!不仅能杜绝贪腐还能体察民情。”
崇祯指着傅永淳道:“你呀!少拍朕的马屁,多想想如何让官员贪腐才更实际。”
程国祥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这开荒出来的土地,是记录进户部鱼鳞册吗?”
崇祯摆手道:“不,另外重造一份鱼鳞册,放入内帑之中标注为皇庄。”
“实际收的税租算户部的,至于是收银子还是收粮食,那就是你户部的事了。”
“朕倒是想看看,有哪个胆大之人,敢把手伸到朕的内帑来。”语毕,环视了众臣一圈。
这里也就程国祥很坦荡,他是真没有一分银子多的,每天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
其余人,多少都兼并了万余亩良田,现在也不想跟他们计较,待时机成熟看谁敢守着。
谈到开荒,崇祯突然想起一件事,这都快过了三年啦!差点没想起来。
崇祯看向程国祥询问道:“程爱卿,是否记得马光远手下的士兵?”
程国祥回忆了半晌才道:“陛下,您说的那些解甲归籍的俘虏?”
崇祯点头道:“没错,正是他们!朕不是让他们开荒屯田吗?是否有向户部缴粮税?”
程国祥点头道:“回陛下,就第一年未送粮来,往后每年都有一万余石。”
“而且,粮食都标注的皇庄佃租,数量每年都能对得上!”
崇祯点头道:“那就好,那些俘虏都来自各省各县,囚犯开荒出来的地也一并统计。”
“将那些土地合并造册,做好后给朕送过来,好啦!今日议政暂且到此。”
众臣起身施礼后,得到崇祯的允许,这才退出了东暖阁。
待众人走后,崇祯转头吩咐道:“王伴伴,去宣李若琏过来。”
王承恩正要出去,崇祯阻止道:“雪天路滑,你派下面的人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