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们像大学时一样,一起讨论方案到深夜

“泄密渠道的搭建和整个过程的监控,需要周密部署,确保万无一失,并且合法合规。”陈铭补充道,目光谨慎地扫了我一眼,带着探究。

陆砚深微微颔首,目光沉静:“所以,需要你们立刻着手,制定详细方案。沈清弦,”他忽然转向我,语气自然得像是指派一项普通工作,“你参与讨论,提供关于赵其人行为模式的判断。”

“……”

我的心猛地一跳。他……直接让我参与核心团队的讨论?

陈铭和李博士交换了一个更加惊讶的眼神,但看到陆砚深不容置疑的表情,立刻收敛了神色,点头称是。

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踏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我不再是角落里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这场隐秘反击战中的一个……参与者。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书房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战略指挥部。

厚重的窗帘被拉上,只留下书桌上方的护眼灯散发着明亮而集中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和淡淡的烟味(陆砚深在高度思考时会偶尔点燃一支,但很快掐灭)。巨大的白板被推了过来,上面很快画满了复杂的流程图、关系网和关键节点标记。

我站在白板旁,最初有些拘谨,但很快就被激烈的讨论氛围所感染。李博士对技术细节的严谨追问,陈铭对执行风险和法律边界的谨慎评估,都迫使我必须更加清晰、更有条理地阐述我的想法。

我根据记忆中对赵启明行事风格的了解,分析他可能如何验证信息的真伪,会信任哪种类型的“内线”,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松警惕。我甚至模拟了他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

陆砚深大部分时间沉默着,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扶手,目光锐利地扫过白板上的每一个符号,听着我们的每一句争论。他很少直接发表意见,但每次开口,都精准地指出讨论中的盲点或关键矛盾,将思路重新引向更深处。

小主,

在这种高度专注的智力交锋中,我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我们之间复杂的过往。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那个堆满案例资料的研讨室里,和一群最顶尖的头脑为了一个方案争得面红耳赤。那种久违的、凭借知识和智慧与人平等交锋的快感,像一股暖流,悄然浸润着我冰封已久的心。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天色早已漆黑一片。周姨轻手轻脚地端了宵夜进来,是简单的点心和几碗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