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我拿出了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反击材料

陆砚深点头:“李助理那边,材料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几家关系比较好的权威媒体,也打了招呼,可以安排专访。”

他顿了顿,看着我:“你确定要亲自出面?现在风口浪尖,可能会面对很多尖锐甚至羞辱性的问题。”

我放下水杯,抬眼看他,目光平静:“躲起来,只会让谣言发酵得更厉害。他们不是说我靠你吗?不是否定我的一切吗?那我就站在镜头前,让他们看看,我是谁。”

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而且,有些话,由我亲自说出来,效果最好。”

陆砚深凝视着我,良久,缓缓点头:“好。我陪你。”

……

专访安排在那天下午,在一家以严谨和深度着称的财经媒体会议室。没有观众,只有主持人、摄像,以及我和陆砚深。

化妆师给我上妆的时候,手指很轻,试图遮盖我眼下的淡青。我看着镜子里那个穿着素雅、神情镇定的自己,恍惚间有些陌生。这不再是那个在别墅里低头擦地、沉默顺从的保姆,也不是那个在董事会上侃侃而谈的职业经理人。

这只是沈清弦。剥离了所有标签,最本真的那个沈清弦。

专访开始。

主持人的问题果然犀利,直指核心。关于我的“破产”,关于我和陆砚深关系的起始,关于那些“保姆上位”、“迷惑陆总”的传闻。

陆砚深坐在我旁边,面色冷凝,几次在我回答前,都想开口,都被我用眼神轻轻制止了。

这是我的战场,必须由我自己来打。

我没有激动,没有委屈,更没有愤怒。我用一种近乎平静的、叙述事实的口吻,回答了所有问题。

关于破产,我坦言家族企业当年的困境,不回避,不卖惨,只陈述事实。

关于和陆砚深的关系,我承认我们曾分开,也承认后来因工作重逢,彼此吸引,最终决定在一起。我没有渲染爱情,只是平铺直叙,却比任何煽情都更有力量。

当主持人问到最尖锐的“保姆”身份和“上位”质疑时,我停顿了一下,看向镜头,目光清亮而坦然。

“我确实在陆先生家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缓缓开口,声音清晰,“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感谢那份工作给了我一个栖身之所,让我有机会喘息,思考,重新站起来。”

“但‘上位’这个词,我不认同。”我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我从项目经理做到总监,负责‘晨曦计划’,参与‘海岸城’竞标,每一个职位,每一个项目,都有据可查,有业绩可考。如果非要说‘手段’,那我的手段,就是加班到凌晨的方案,是反复推演的数据,是和团队一起啃下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