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预案

4. 各组凭批准单领取,财务组记账监督。”

“人员分工也要明确,”她接着说,“每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两人,组员若干。组长对指挥部负责,副组长分管具体事务,组员执行具体任务。”

整个讨论过程中,苏锦始终保持着专注而冷静的神态。她时而低头记录,时而抬头解释,手中的笔从未停歇。

当有人提出质疑时,她会耐心地重新解释,甚至画图示意。当有人表示赞同时,她会微微点头,但很快又投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思考中。

萧廷在旁边看着,心中暗自惊叹。这个小丫头,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竟然能够条理清晰地提出解决方案,而且考虑得如此周全。

“苏锦,”他低声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想出这些的?”

苏锦抬头,眼中闪着光芒:“昨晚登记的时候就在想了。其实这些都是从边贸管理中借鉴来的,只是换了个场景而已。”

萧廷点头,心中对她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这丫头不仅聪明,更难得的是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经过一番讨论,救灾指挥部正式成立。萧廷虽然被戏称为“搬运队长”,但大家都认可他的领导能力。

苏锦被任命为财务组组长,同时兼任指挥部的参谋。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

“按照目前的情况,”她对着指挥部成员说道,“我们需要为一千二百人提供至少一个月的基本保障。每人每日基本生活费二十文,一个月就是七百二十两银子。”

“加上医疗费用、住宿费用、工具材料费用,总预算约为两千两银子。”

知府皱眉:“这个数字不小啊。”

“但这只是基本保障,”苏锦继续说道,“如果要让灾民们重新站起来,还需要更多投入。比如提供种子、农具,帮助修复房屋,这些费用可能要翻倍。”

沈放问:“那我们的资金够用吗?”

苏锦点头:“够用,但要精打细算。我建议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保基本,第二阶段促恢复,第三阶段谋发展。”

萧廷赞许地看着她:“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阶段一个月,主要解决吃住问题,预算两千两;第二阶段两个月,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预算四千两;第三阶段半年,扶持产业发展,预算四千两。”

“这样既保证了救急,又兼顾了长远,而且资金压力分散到了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