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展颜一笑:“不必过虑,我向来珍视性命。区区孔家,还奈何不得我。”
两人心照不宣——此事远非孔家之事,锦衣卫的职务既已接手,便再难脱身。
朱高煦眼珠一转,岔开话题:“不知如今锦衣卫还剩下多少家当?”
何秋从容应答:“总该有些底蕴,破船尚有三斤钉呢。”
众人说笑间转而谈论其他,翌日何秋便接到朱元璋正式任命,命他即刻赴山东督办孔家清田事宜。
同期颁布的还有两道圣旨:
其一削去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改称“至圣先师”。其余儒家先贤的公、侯、伯等爵位亦一并革除。另诏令全国拆除孔子塑像,改立木制神主牌位。
其二革去孔希学“衍圣公”封号,由其子承袭。同时收回朝廷赏赐的全部祭田,历代所赐仅保留千顷,并立为永制,后世帝王不得增赐。另罚没孔家私田二百万亩,废除其子弟赋役优免特权,收回曲阜县令任命之权。
圣旨既出,朝中反对之声四起。朱元璋将何秋当日所言公示众臣,仍有十余名文官执意请皇帝收回成命。盛怒之下,皇帝将这些官员尽数革职,追回所有诰敕,永不复用。此举终使其余意欲沽名的文官噤声。
与此同时,何秋辞别朱高炽兄弟,托付他们照应即将来京的朱玉颖。随后率领十名精选的锦衣卫及两位书院弟子启程赴鲁,准备协助查核账目。
山东曲阜。
接获圣旨的孔氏全族一片悲声。被褫夺“衍圣公”封号的孔希学老泪纵横,语带怨恨:“陛下岂能如此苛待圣人后裔,实非明君所为!”
在座族人纷纷附和。百万亩良田一朝被夺,这般重创令人痛彻心扉。孔希学在室内徘徊良久,切齿道:“此气难平!我定要赴京面圣!”
孔希用急忙阻拦:“且不论能否得见天颜,当务之急是该思量如何应对圣旨!”孔希学闻言强抑怒火,渐复冷静。
“这些田产既然被陛下收回,恐怕是难以讨还了。孔圣雕像我坚决不拆,这是先祖留下的遗物,怎能随意拆除?至于那‘至圣先师’的称号,谁想要谁拿去,我是不打算用的!”
孔希用语气坚决地说道。
“此事不宜公开,不如这样:对外我们祭拜至圣先师,族内祭祀仍沿用‘大成至圣文宣王’的旧称。”
孔希学点头认可这个折中之策。毕竟朝廷派人清丈田亩,事毕即去,谁会留意孔家内部事务?
他相信多数文官都会给孔家留情面,即便听闻些许风声也会装作不知。若真有人追究,大可推说新牌位尚未制作完成,暂以旧牌位替代。
......
何秋带着下属风尘仆仆抵达山东,先拜会了老熟人——现任山东按察使陈墨。
二人寒暄片刻,陈墨便试探着问道:“陛下此次派您前来,打算如何处置孔家?”
何秋但笑不语。
陈墨端起茶杯掩饰尴尬:“是下官失言了。”
待陈墨放下茶盏,何秋好奇问道:“孔家在曲阜一带风评如何?”
陈墨苦笑:“您来前应当已有所耳闻。不少孔家的劣迹还是我呈报上去的。前任按察使等人见到孔家恶行根本不敢上报。”
“更令人诧异的是,身为孔圣后裔,当代衍圣公竟不通文墨!”
说到此处,陈墨连连摇头。当初他与孔希学交谈时,简直鸡同鸭讲。后来才得知这位衍圣公目不识丁,终日沉湎享乐,实在有辱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