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南城新梁

南城的秋意渐浓,青石板路上落了层薄霜,晨雾里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沈炼站在南城千户所的二堂廊下,望着院中那株老银杏——入夏时还枝繁叶茂,如今已半树金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他脚边。

沈总旗!小校李全的声音从角门传来,西市米行的王掌柜又来闹了,说咱们的巡防队挡了他运粮的道儿。

沈炼低头掸了掸玄色直裰上的霜花,语气平静:带他去东厢房。让张猛把上月的粮价清单和巡防路线图拿给他看。

李全应了声,转身要走,又被沈炼叫住:顺便让厨房煮碗热粥,王掌柜年纪大了,别在风里冻着。

待李全走远,身后的赵小刀从值房里探出头,手里还攥着半块芝麻糖:大人又要以德服人

沈炼笑了笑,接过糖塞进嘴里:王掌柜的儿子在漕运司当差,上个月刚被张彪旧部拉拢。他闹巡防,不过是想给咱们下马威。

赵小刀眯了眯眼:您是说......

先让他把怨气撒在粥上。沈炼指了指东厢房的方向,等他喝饱了,再跟他算算上个月私运三斗糙米的账。

这半年来,南城千户所的变化,连最挑剔的老吏都看在眼里。

从前值房里永远堆着半尺高的卷宗,现在按沈炼的要求分作急、重、常三类,用青竹匣收着,连标签都是统一的蝇头小楷;巡防队的哨卡从五个减到三个,却添了流动巡查的夜不收,专管巷子里的贼娃子和醉汉;就连伙房的伙食,也从能吃饱变成了按时按量——沈炼让人在院角开了块菜圃,巡防队的弟兄们隔三差五能吃到新鲜的白菜豆腐汤。

最直观的是百姓的态度。从前百姓来报案,总缩着脖子往门后躲,现在敢直着腰杆说话了。前日西市卖糖人的老周被地痞抢了糖担,沈炼带着人赶到时,地痞正揪着老周的衣领骂骂咧咧。结果沈炼没动刀,只让老周把糖担往地上一放,指着散在地上的糖人问围观的百姓:各位说说,这糖人值多少银子?

三钱!

五钱!

我昨儿买过,要四分!

七嘴八舌的声音里,地痞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沈炼趁机说:既是抢了四分银子的买卖,按《大明律》,该打二十板,罚银一两。他转头对老周笑,周伯,这银子您拿去买斤蜜枣,给孙子们解解馋。

老周捧着银子直抹眼泪,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从那以后,南城的地痞流氓收敛了许多——他们这才明白,这位沈总旗不是只会审案子的,更是能把规矩刻进骨头里的活阎王。

沈炼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份新拟的名单。一份是可造之材,写着李石头、张猛、赵小刀的名字,后面注着各自的优缺点;另一份是需敲打者,列着几个偷懒耍滑的老差役,旁边画着问号。

大人,张猛又去帮隔壁张寡妇挑水了。赵小刀端着茶进来,李石头在教新丁认路引,说是您教的望闻问切法子。

沈炼接过茶盏,指节敲了敲名单:张猛这股子热乎劲,用在巡防上是好事,但得收收他的急脾气。他翻到第二页,老周头昨天交了份巡夜记录,错漏百出,你去查查,他是不是又偷偷去赌场了?

赵小刀应了声,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日应天府送来加急文书,说漕运司的张主事要来南城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