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朝野震动

“你的案子。”骆安递过来,指尖碰到沈炼的手背,“翻翻看。”

沈炼接过,指尖沾到卷宗封面的墨渍——那是骆安昨夜亲笔题的“祭器案全卷”。翻开第一页,是李福的血书供词,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郑坤派管家带鹤顶红,说要‘照顾’我……”第二页是郑坤的供状,写着他每年收赵铭两万两“孝敬”,每次走私船出海都派都察院番子“护送”;最后一页是赵铭的海外贸易账册,每笔交易都记着“吕宋岛赵记行”,总额高达三百万两。

“做得漂亮。”骆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像把刀,刮过卷宗里的每一个字,“从星象推断到锁定李福,你把袁珙那本《星官对应录》啃得透——摇光星主近臣奸谋,你没盯着司礼监的其他人,直接咬住李福,没错。查他的私章,你翻了司礼监三年的朱批记录,找出隆昌号每批‘陶土’都盖着他的印;查郑坤,你从李福的供词里挖出他收受贿赂的证据,还有那盒鹤顶红,你让张猛去郑府搜,直接拿到他管家的口供——这叫‘追根溯源’。”

沈炼翻着卷宗,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是大人教我的——‘办案不是猜谜,是顺着藤摸瓜,每一步都要踩实’。还有那次查隆昌号的漕运清单,您说‘数字不会说谎’,我才注意到赵铭的运输量和祭器损耗刚好吻合……”

“好,好啊。”骆安突然笑了,拍了拍石桌,“我当年刚进锦衣卫,跟着老指挥使查盐案,也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你能走到今天,不是靠运气,是靠脑子,靠肯把脑袋扎进卷宗堆里。”

他往前凑了凑,声音放低:“知道我为什么亲自见你吗?祭器案不是普通的案子——它牵扯到司礼监、都察院、勋贵集团,甚至宫里的贵人。你破了它,不仅替朝廷除了害,更让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人知道,锦衣卫的刀,不是摆设。”

沈炼的心跳突然加快。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是个被郑坤派去查案的“小角色”,连司礼监的门都进不去;想起李福死时嘴角的黑血,想起郑坤垂死的眼神,想起赵铭被押上岸时的冷笑——所有的一切,都值了。

“大人。”沈炼攥紧卷宗,“下官……”

“不用谦虚。”骆安打断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度不轻不重,像长辈对晚辈的认可,“从今天起,你不是‘沈佥事’,是‘沈百户’了。百户的位置,是皇上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

他望着院中的梧桐树,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往后,你要带着你的人,办更难的案子,查更深的黑手。王德全那老东西不会善罢甘休,勋贵集团也会盯着你——但记住,只要你站在理上,有皇上撑着,没人能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