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方舟的第一道裂痕

林野的靴底碾过第三块嵌在沥青里的颅骨时,辐射检测仪的蜂鸣终于从断续的“嘀嗒”变成了急促的“长鸣”。他立刻按住领口的过滤阀,鼻腔里仍钻进来一丝带着铁锈味的甜腥——这是辐射浓度突破0.3Sv/h的信号,也是他在这片被称为“旧都坟场”的废墟里,连续搜寻第七天的第13次危险警报。

“野哥,南坡的铁皮屋搜完了,除了半罐过期的压缩饼干,连块能当武器的废铁都没有。”通讯器里传来阿凯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气喘,“这鬼地方真能有‘方舟’的线索?别是老陈当初在避难所里编的故事吧?”

林野没有立刻回话,他蹲下身,用战术刀撬开那块颅骨旁的混凝土碎块。底下不是预想中的枯骨或废金属,而是一块巴掌大的金属板,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暗红色锈迹,却在边缘处隐约露出一点银白。他用刀背轻轻刮去锈层,三枚交错的圆环图案慢慢浮现——这是老陈临终前反复画在他掌心的标记,也是“方舟”唯一的视觉符号。

“阿凯,定位我的坐标,带两瓶除锈剂过来。”林野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指尖触到金属板的瞬间,他忽然想起老陈最后那句话:“方舟不在天上,在旧都最深的‘伤口’里,只有能看懂‘星图’的人,才能找到它的门。”

十分钟后,阿凯抱着装备包跌跌撞撞跑过来,看到金属板上的圆环时,眼睛瞬间亮了:“这就是……真的有方舟?”他刚要伸手去碰,被林野一把拦住——金属板边缘还残留着微弱的电流,在阳光下能看到细密的蓝色火花,显然不是普通的废铁。

林野打开除锈剂,小心翼翼地喷洒在金属板表面。随着锈迹一点点剥落,更多图案显露出来:圆环下方是六条放射状的线条,每条线条末端都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既不是旧时代的字母,也不是避难所通用的数字代码。最下方还有一行浅浅的凹槽,像是被某种工具刻上去的文字,却因为锈蚀严重,只能看清“72小时”和“潮汐”两个词。

“潮汐?这里离海岸线至少有八十公里,哪来的潮汐?”阿凯皱着眉,用辐射检测仪扫过金属板,仪器的蜂鸣反而减弱了,“奇怪,这东西居然能屏蔽辐射?”

林野没接话,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旧地图——这是他从旧都图书馆废墟里抢出来的最后一件东西,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十几个被划掉的地点,如今又多了一个新的标记:铁皮屋废墟。他将金属板放在地图上方,忽然发现六条放射状线条的角度,正好与地图上六条废弃地铁线路的走向重合,而线条末端的符号,恰好对应着六个地铁站点的缩写。

“不是潮汐,是‘地铁潮汐’。”林野猛地抬头,旧都没沦陷前,他曾听父亲说过,为了应对早晚高峰,地铁系统会调整发车频率,内部人员称之为“潮汐调度”,“老陈说的‘星图’,可能就是地铁线路图!”

他立刻在地图上找到对应的六个站点:和平门、建国路、西站、东郊工厂、儿童医院、滨江站。其中五个站点的标记都被红笔划掉,只剩下“滨江站”还留着完整的圆圈——那是旧都最靠海的站点,也是唯一可能与“潮汐”有关的地方。

“滨江站在旧都沦陷时被淹了,现在全是积水,辐射浓度至少0.8Sv/h,我们的防护服撑不了半小时。”阿凯看着地图,语气里满是犹豫,“而且那里全是变异的水栖生物,上次有个拾荒队进去,就没一个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