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穆公:五张羊皮卷西陲,开地千里成霸业!

秦穆公肺都气炸了:“晋惠公这白眼狼,我不打他,他倒打我来了!”他亲自披挂上阵,带着秦军迎战晋军。两国军队在韩原(今陕西韩城西南)展开了一场大战。

晋惠公仗着晋军人数多,一开始打得挺凶,可秦军将士憋着一股劲,个个奋勇杀敌。打着打着,晋军就乱了阵脚。晋惠公想坐车逃跑,结果马车陷进了泥里,动弹不得。秦穆公一看,立马带着人冲过去,把晋惠公活捉了。

秦军大胜,秦穆公带着晋惠公回到雍城,想把他杀了,祭祀祖先。可秦穆公的老婆(也就是晋惠公的姐姐)听说后,穿着丧服,抱着太子罃(yīng),跪在秦穆公面前哭:“大王要是杀了我弟弟,我就跟他一起死!”

秦穆公看着老婆哭得伤心,又想:杀了晋惠公,晋国肯定会立重耳为君,重耳比晋惠公难对付;不如放了晋惠公,让他把河西之地割给秦国,再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

晋惠公一听能活命,赶紧答应了所有条件。秦穆公就放了他,晋国的河西之地,终于归了秦国——这趟“投资”,虽然一波三折,总算没白忙活。

可秦穆公的“晋国攻略”还没完。晋惠公回国后,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为了拉拢太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本以为这样就能控制太子圉,可没想到,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怕自己的国君之位被别人抢了,偷偷跑回了晋国,连怀嬴都没带。

秦穆公又一次被“坑”了,气得大骂:“太子圉这小子,跟他爹一个德行!”他觉得晋惠公父子都不可靠,就想起了还在楚国流亡的公子重耳。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重耳扶上晋国国君之位,彻底跟晋国搞好关系。

秦穆公派人去楚国,邀请重耳来秦国。重耳正愁没地方去,一听秦穆公愿意帮他,立马带着狐偃、赵衰等人,赶到了秦国。

秦穆公一见重耳,就觉得这人气度不凡——虽然流亡十九年,头发都白了,可眼神里透着一股坚韧和智慧。他热情地招待重耳,还把怀嬴(太子圉的前妻)和另外四个女儿一起嫁给了重耳。

重耳一开始有点犹豫:怀嬴是太子圉的前妻,自己娶她,不就成了侄子的“后爹”?狐偃赶紧劝他:“大王,您现在要靠秦国回晋国,娶怀嬴就是跟秦国绑在一条船上,这点小节算啥?”重耳想通了,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秦穆公更高兴了,觉得重耳懂变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惠公刚去世,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晋怀公派军队阻拦,可晋国百姓早就恨透了晋惠公父子,纷纷投靠重耳。晋怀公吓得逃跑,最后被重耳的人杀了。

重耳顺利继位,就是晋文公。他当上国君后,没忘了秦穆公的恩情,不仅跟秦国保持友好关系,还经常跟秦国一起出兵,攻打中原诸侯。“秦晋之好”这下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秦国也借着晋国的光,慢慢被中原诸侯认可。

可秦穆公的“东出梦”,并没有因为跟晋国交好而停止。他看着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打败楚国,在践土会盟成为霸主,心里既羡慕又着急:啥时候秦国也能像晋国这样,在中原露脸啊?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秦穆公觉得机会来了——晋文公活着的时候,自己还能给几分面子,现在晋文公死了,晋襄公年轻,说不定能趁机拿下郑国,打通东出的通道。

当时郑国跟晋国结盟,又偷偷跟楚国来往,秦穆公就想以“郑国背叛盟约”为由,出兵攻打郑国。他找百里奚和蹇叔商量,可这两个老臣都反对:“大王,郑国离秦国太远了,咱们的军队要走千里路去打仗,士兵肯定疲惫,而且晋国肯定会在半路上埋伏咱们,太危险了!”

秦穆公这会儿满脑子都是“东出”,根本听不进去:“我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机会,怎么能放弃?你们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他没听百里奚和蹇叔的劝告,任命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将领,带着三千精兵,偷偷去攻打郑国。

小主,

军队出发那天,百里奚和蹇叔哭着来送他们,百里奚拉着孟明视的手说:“儿子啊,我看着你出兵,却看不到你回来了!”秦穆公气得骂他们:“你们这两个老东西,敢诅咒我的军队!”

可没想到,百里奚和蹇叔的话,还真应验了。秦军走到滑国(今河南偃师)时,遇到了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弦高正要去洛阳做生意,看到秦军,知道他们是来打郑国的,就急中生智,假装是郑国国君派来的使者,带着十二头牛,来犒劳秦军。

孟明视一看,以为郑国早就知道秦军要来,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跟手下说:“郑国已经有防备了,咱们再去也打不下来,不如顺手把滑国灭了,也算没白来一趟。”秦军就灭了滑国,带着战利品,准备回秦国。

可他们不知道,晋国早就知道了秦军的动向。晋襄公召集大臣商量:“秦国趁着我国君刚去世,偷偷攻打咱们的盟国,这是不把咱们晋国放在眼里!必须教训他们!”大臣们都同意,就在崤山(今河南洛宁西北)设下埋伏——崤山山势险要,是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

秦军走到崤山时,天已经黑了,山路又窄又陡。突然,晋军从山上冲下来,箭如雨下,秦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个将领,也被晋军活捉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之战”,秦军全军覆没。

崤之战的消息传到秦国,秦穆公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东出”之战,会输得这么惨。大臣们都劝他:“大王,孟明视他们打了败仗,应该把他们杀了,给死去的士兵报仇!”

秦穆公却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口气说:“这次打败仗,不怪他们,怪我不听百里奚和蹇叔的劝告,是我的错啊!”他不仅没杀孟明视等人,还亲自到城外迎接他们,哭着说:“都是我不好,让你们受委屈了,你们放心,我还会重用你们的!”

孟明视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在地上说:“大王,要是您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一定报仇雪恨!”

秦穆公说到做到,继续让孟明视负责训练军队。孟明视也憋着一股劲,每天跟士兵一起吃粗粮、睡帐篷,亲自教士兵射箭、骑马,秦军的战斗力慢慢恢复了。

过了一年,孟明视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向秦穆公请战,要去攻打晋国,报崤山之仇。秦穆公同意了,派他带着军队去攻打晋国。可没想到,晋军早有准备,秦军又打了个败仗,灰溜溜地回来了。

大臣们又开始抱怨,说孟明视是个“常败将军”,应该把他换掉。可秦穆公还是力挺孟明视:“胜败乃兵家常事,再给他一次机会!”

孟明视更愧疚了,他把自己的家产都拿出来,分给死去士兵的家属,每天更加刻苦地训练军队。他还跟士兵们说:“下次再打不赢,我就战死在战场上,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