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走下高台时,太阳已经升得更高了。她没有回宫,而是沿着石阶一路往下,穿过城门边的小路进了市集。街上人来人往,比清晨更热闹。她穿着普通布衣,头上搭着浅色头巾,没人认出她是谁。
她在一家书摊前停下。几个孩子围坐在地上,手里拿着木板和炭笔,正一笔一划地抄写《公民读本》里的句子。老师坐在旁边,轻声提醒一个写错字的孩子。那孩子擦掉重写,额头上有汗。
艾琳看了一会儿,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家铁匠铺,炉火正旺,锤子敲打铁块的声音不断。学徒把一根新打的锄头放进水槽,白气腾起。老板娘在门口摆出几把小刀,标价清晰,还写了“包修一年”。
再往前是果摊。昨天那个卖伤果的人今天也在,篮子里还是挑出来的苹果。牌子还在,写着“低价出售,果肉完好”。一位老农买了两个,称重后付钱,两人点头道别。
她走到一处十字路口,看见墙上有张贴告示。是商审司发布的最新市场巡查结果,列出三家被处罚的店铺名字和原因:一家卖假药,一家虚报重量,另一家伪造印章。下面还附了举报方式和奖励承诺。
有人在她身边说:“现在买东西不怕被骗了。”
另一个声音接道:“要是以前,官府根本不管这些小事。”
艾琳没回头,也没说话。她只是记住了这两句话。
她拐进一条窄巷,这里是手工业区。几家织坊连在一起,女工们在机前忙碌。有人抱着成匹的布走出来,交给等在门口的商人。那人翻看布面,满意地点了头,当场签字收货。
艾琳站在巷口看了一会儿。阳光照在布匹上,反出淡淡的光。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从对面走来。他穿一件素色长袍,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脚步不快,目光平静。他在一家香料摊前停下,拿起一小包干花看了看,又放下。
摊主笑着说:“这是北原乡新产的玫瑰干瓣,香气浓,泡茶能安神。”
男人点点头:“不是因为香,才受欢迎的吧?”
摊主一愣:“什么意思?”
男人说:“是因为大家知道这东西来得正当。种花的人得了实惠,收花的人按规矩给价,运货的不怕劫道,卖货的不用行贿。这才敢买,也愿意多买。”
摊主挠头:“我倒没想这么多……可你说得对。以前卖点香草还得偷偷摸摸,怕被查税,现在光明正大挂牌经营,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