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阳光变得炽热,族人们也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堆积如山的鱼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大围堰这边,岩等人已经撒了五次网,每次都能捕到上百条鱼,渔网里甚至还捞到了一只几斤重的甲鱼;上游小围堰处,石等人也收获了两陶缸小鱼苗和几十串河虾。
张轩让大家停下来休息,点燃篝火,将刚捕到的新鲜鱼和河虾放在石板上烤制。很快,鱼肉的香气和河虾的鲜味弥漫在河边,族人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烤肉,一边讨论着捕鱼的技巧。
“轩神,要是以后每次都能捕到这么多鱼,我们冬天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岩咬了一口烤得外焦里嫩的鱼肉,含糊不清地说道。
“不仅是冬天,”张轩笑着说道,“我们还可以在部落附近挖几个水池,把小鱼苗养起来,等它们长大了再吃,这样就算到了旱季,也有鱼吃。”
石眼睛一亮:“挖水池养鱼?这个办法好!等我们回去,就找块靠近河边的空地,挖几个大水坑,把今天捞的小鱼苗放进去!”
叶也点头附和:“是啊,养起来的鱼肯定更肥,到时候我们还能教其他部落的人怎么养鱼,让大家都有鱼吃。”
张轩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心中颇为感慨。从最初连生火都不会的原始部落,到如今能主动思考如何储备食物、改进生产技巧,族人们的变化肉眼可见。他知道,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带来的超能力,更是因为族人们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渐学会了运用智慧解决生存问题。
下午,族人们继续捕鱼。有了上午的经验,大家的动作更加熟练:岩等人撒网时,渔网每次都能完美覆盖围堰水域;女族人们处理鱼获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杀鱼、清洗、串鱼一气呵成;石等人则在下游又筑了两个小围堰,专门捕捉浅水区的鲫鱼和草鱼。
夕阳西下时,族人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回部落。经过一天的忙碌,他们总共捕到了近五百条鱼,还有三大陶缸小鱼苗和上百串河虾。男族人们扛着沉甸甸的渔网和装满鱼获的竹筐,女族人们则小心翼翼地抬着装有小鱼苗的陶缸,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在返回部落的路上,叶走在张轩身边,小声说道:“轩神,今天捞的小鱼苗要是养得好,以后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新鲜鱼了?”
张轩点头:“只要好好照顾,肯定能。以后我们还可以在水池边种上芦苇,既能给鱼遮阴,芦苇还能用来编织,一举两得。”
叶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已经看到了水池边芦苇丛生、鱼儿游动的场景。她笑着说道:“我明天就去帮着挖水池,一定把小鱼苗照顾好!”
回到部落后,族人们立刻忙碌起来。一部分人将鲜鱼串起来,挂在晾晒架上准备制成熏鱼;一部分人在部落东侧靠近河边的空地,开始挖掘养鱼的水池;还有人则将河虾和小鱼苗分类安置,确保小鱼苗能在清水里存活。
张轩站在一旁,看着族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今天的捕鱼不仅仅是收获了大量食物,更重要的是族人们学会了改进技巧、主动规划,这种能力的提升,比任何食物储备都更加珍贵。在这片原始大陆上,生存的考验从未停止,但只要族人们能保持这种学习和进步的劲头,就一定能在寒冬来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夜色渐浓,夜光石的光芒照亮了部落的角落。晾晒架上的鱼串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鱼腥味;挖掘水池的族人还在借着夜光石的光芒忙碌,铁锹撞击泥土的声音与远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原始生活画卷。张轩站在石楼阳台,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