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通道拐角处,一股冷风突然从右侧的破损壁板灌进来,带着船坞里特有的机油味。我用手电照向壁板破洞 —— 里面是中空的夹层,堆积着厚厚的灰尘,没有异常。可就在我准备继续前进时,通道突然轻微摇晃了一下,幅度比之前更明显,头顶的一根金属管道传来 “吱呀” 的声响,像是随时会坠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船体姿态微调导致通道结构应力变化,无坍塌风险,但需快速通过该区域(预计 30 秒内稳定)。” 系统的警报音响起,我立刻加快脚步,几乎是半跑着穿过摇晃的区域,肩膀不小心撞到墙壁上的金属扶手,发出 “咚” 的闷响。这一下撞击让我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停留,直到走到平稳区域,才扶着墙壁喘了口气,后背已经渗出一层冷汗。
终于,货运舱左侧的系泊点出现在手电光里 —— 那是一个半嵌入船体的金属装置,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褐色锈迹,一根直径约 8 厘米的钢缆从装置中伸出,末端连接着船坞地面的系泊桩,钢缆上的铁锈已经结成块状,轻轻一碰就簌簌掉落。装置顶部,一个六边形的螺帽就是机械锁栓的核心,螺帽边缘的棱角已经被锈蚀磨平,原本应该清晰的刻度线完全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六边形的轮廓。
“系泊点机械锁栓状态:螺帽锈蚀严重(咬合齿磨损 60%),锁栓内部润滑脂干涸,需使用撬棍先松动螺帽,再用重型扳手旋转解锁,预计操作时间 5-8 分钟。” 系统的扫描结果弹出,我放下工具箱,掏出撬棍 —— 这是之前修复 APU 时用过的钛合金撬棍,头部已经有些变形,但依旧坚固。
我将撬棍的尖端卡在螺帽的棱角处,双脚蹬在船体壁板上,身体向后倾斜,使出全身力气撬动。“嘎吱 ——” 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瞬间在货运舱里回荡,锈迹从螺帽边缘剥落,掉在地面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我能清晰感受到撬棍传来的阻力,螺帽纹丝不动,反而我的手臂因为用力而开始发酸,手心的汗水让撬棍柄变得有些滑腻。
“调整撬棍角度,对准螺帽下方的受力点(标注为红色区域),增加扭矩!” 系统的实时指引响起,我重新调整撬棍位置,将尖端更深地卡在螺帽缝隙里,再次发力 —— 这次,螺帽终于微微转动了一丝,伴随着 “咔嗒” 的脆响,像是内部的锈蚀咬合齿被强行掰断。
我心中一喜,继续用撬棍缓慢松动螺帽,每转动 10 度,就停下来清理一次边缘的锈迹,避免锈渣卡入锁栓内部。5 分钟后,螺帽终于能自由转动,我立刻放下撬棍,从工具箱里掏出重型扳手 —— 扳手的内六角接口比螺帽小了一圈,只能勉强卡住螺帽的三个棱角,我用绝缘胶带将扳手与螺帽缠绕固定,确保转动时不会打滑。
“顺时针旋转 3 圈,即可完全释放系泊缆,注意控制力度,避免系泊缆突然弹开,产生撞击声。” 我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扳手的长柄,身体前倾,缓慢顺时针转动 —— 扳手传来沉重的阻力,每转动一圈,都要使出全身力气,手臂上的肌肉绷得像铁块,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地面上,浸湿了锈迹。
当扳手完成第三圈旋转时,突然传来 “哐当” 一声闷响 —— 系泊栓内部的锁定机构彻底松开,系泊缆带着一股铁锈味从装置中弹出,末端的挂钩从系泊桩上脱落,重重砸在地面上,发出 “砰” 的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