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分贝监测:75 分贝!超过环境噪音阈值,左舷 10 米处的声音传感器已被触发,正在进行二次验证(预计 5 秒),建议立即撤离系泊点,返回舰桥!” 系统的警报音尖锐刺耳,我心脏瞬间狂跳,抓起工具箱就向舰桥方向跑,连掉在地上的撬棍都来不及捡 —— 传感器二次验证一旦通过,警报就会传遍整个船坞,巡逻队会在 3 分钟内赶到!
奔跑中,通道的晃动似乎变得更剧烈,手电光在墙壁上疯狂跳动,我好几次差点被倾斜的地面绊倒,膝盖重重磕在金属扶手上,却顾不上疼痛,满脑子只有 “快点,再快点”。就在我冲进舰桥的瞬间,系统的提示音终于响起:“传感器二次验证失败!系泊缆掉落声音被船坞远处的设备倒塌声(之前的干扰信号)掩盖,未触发全局警报,当前安全!”
我 “砰” 地一声关上舰桥门,靠在门板上滑坐在地,大口喘着粗气,双手撑在地面上,还在微微颤抖。工具箱散落在脚边,里面的工具掉出来好几件,脚踝处因为奔跑时的磕碰,传来阵阵刺痛。低头看了一眼时间 —— 从离开舰桥到返回,刚好 12 分钟,还剩 3 分钟就要启动第三段推进,刚好赶上。
“左舷 1 号系泊点释放成功,系泊缆已脱离船体,无结构损伤。右舷 2 号系泊点仍处于锁定状态,但不影响当前转向操作,可在通过弯道后,利用船体倾斜自动拉扯系泊缆,尝试断裂(系泊缆锈蚀严重,断裂概率 70%)。” 系统的播报让我松了口气,我挣扎着站起身,重新系好安全带和尼龙绳,将数据板调整到推进控制界面 —— 光幕上,左舷系泊点的 “锁定” 标识已经变成绿色的 “释放”,船体姿态角恢复至 0°,随时可以启动推进。
我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目光看向观察窗外 —— 系泊缆掉落在地面上,像一条生锈的蛇,静静地躺在金属板上,没有引起任何异常。可刚才那 75 分贝的巨响,还有传感器的二次验证,像警钟一样在我脑海里回荡 —— 手动释放系泊缆的风险,比想象中还要大,每一次离开舰桥,都可能是一次 “生死赌局”。
“第三段推进启动倒计时 3 分钟,推进器功率已预设为 35%(目标总推力 2.45N),转向参数已校准,可随时启动。” 系统的提示音将我的注意力拉回当前任务,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呼吸,双手重新握住数据板,指尖的颤抖渐渐平复。
系泊缆的障碍终于清除,可我知道,这只是第三段推进的开始。前方的狭窄弯道、密集的传感器、还有未解锁的右舷系泊点,都在等待着我们。而刚才手动释放系泊缆的经历,让我更加清楚 —— 这场逃离,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光幕上的倒计时还在一秒一秒减少,我盯着屏幕上的推进器控制按钮,心里默念:“老兵,再坚持一下,我们离出口又近了一步。”
第三段推进的启动指令,即将发出。而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是更狭窄的通道,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