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负责管理质量追溯系统,她在每个模块的关键位置粘贴了 “智能标签”:“这些标签能记录模块的温度、湿度与振动数据,一旦环境超出安全范围,会立即发出警报,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建造质量。”
三、模块化建造的优势:效率、灵活与风险可控
随着各模块陆续开工,模块化策略的优势逐渐显现:
1. 效率提升:并行推进,缩短周期
引擎模块与武器模块的建造已率先启动,老周的团队在 C3 船坞安装推进器的同时,莉娜的小组正在 D5 船坞调试电磁速射炮,两者互不干扰。按计划,当能源核心模块完成时,前两个模块已进入测试阶段,总周期能比传统方式缩短 2/3。
2. 灵活调整:局部优化,不影响全局
在武器模块的初期测试中,团队发现灵能鱼雷的制导精度未达预期。若采用传统建造方式,需拆除已安装的部分结构才能修改,而模块化设计只需在武器模块内部调整制导芯片,其他模块的建造不受任何影响,仅用 3 天就解决了问题。
3. 风险隔离:单一模块故障,整体进度不受阻
居住模块在铺设电路时,曾因导线老化出现短路。由于模块独立供电,故障仅局限在居住模块内部,团队在更换导线的同时,其他模块仍正常推进,未对整体进度造成延误。
“这就是模块化建造的魅力。” 雷诺站在总装平台上,看着远处船坞内忙碌的身影,语气中满是感慨,“它让宏大的工程变得可控,让每个人都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工作如何推动整体目标,这种‘看得见的进步’,比任何激励都更能凝聚人心。”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 “先锋号” 的船坞上,6 个模块的建造已初见雏形 —— 引擎模块的推进器叶片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武器模块的灵能主炮炮管已安装完毕,能源核心模块的外壳正在进行最后的密封处理。团队成员们穿梭在各个船坞之间,脸上虽带着疲惫,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 他们知道,“奇美拉” 级不再是图纸上的幻想,而是正在手中逐渐成型的 “钢铁守护者”。
“之前总担心这么宏大的工程会中途夭折,现在看到每个模块都在按计划推进,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小林坐在居住模块的临时休息区,手中捧着刚打印出的进度报告,眼中满是期待,“等‘奇美拉’建成,我们就能离开这片小行星带,去寻找其他幸存者,再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地躲避追猎者了。”
星璃的灵能能隐约感知到各个模块中蕴含的能量,它们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在独立的船坞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总装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每个模块都是‘奇美拉’的一部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只有每个部分都足够强大,才能组成真正坚不可摧的整体。”
夜幕降临,船坞内的灯光依旧明亮。起重机的轰鸣声、焊接机器人的滋滋声、团队成员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充满希望的乐章。“奇美拉” 级的模块化建造已步入正轨,6 个大型模块就像 6 条并行的河流,正朝着 “总装” 的海洋奔涌而去。当它们最终汇聚时,一艘融合了人类智慧与艾塔尼科技的强大战舰,将在这片星域中苏醒,开启属于人类的反击之路。
团队成员们站在总装平台上,望着远处忙碌的船坞,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这不仅是一次建造方式的革新,更是一次对 “不可能” 的挑战。他们用模块化的策略,将宏大的梦想拆解为可实现的步骤,用双手与智慧,一点点搭建起对抗追猎者的希望。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艰难,但只要保持这份势头,“奇美拉” 级的诞生,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