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重重一拍大腿:“大哥!你说怎么干,俺就怎么干!”
沈炼转过身,看着我们,眼中的迷茫和萧索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坚毅取代。“好!”他吐出一个字,斩钉截铁,“从今日起,这黑风山,就是我们的根基!韩先生,劳你与徐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如何建制,如何分工,如何防御。罗聿风,火药和诸般‘奇技’由你统筹,需要什么,直接报与我。阿七,防御和哨探,依旧由你负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所有人,包括那些夜枭卫:“诸位,前路已绝,后退无门。唯有效仿古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生是死,是龙是虫,皆在今日之举!”
没有豪言壮语,但这番话,却像一道命令,一道凝聚人心的咒语,落在了每个人心上。
简单的葬礼后,我们开始了在黑风山真正意义上的立足。
韩墨和徐渊挑灯夜战,结合山寨地形和我们的人员构成,草拟出了最初的规章。不再有“百户”、“先生”的明确区分,暂时以“首领”(沈炼)、“军师”(韩墨)、“匠作”(我)、“斥候”(阿七)、“战兵”(石柱、赵铁鹰及夜枭卫)等职能划分,各司其职。缴获自影卫的精良装备和那批来历不明的武器被统一分配,优先装备战兵。
我的“工坊”被正式确立,规模扩大。侯青成了我的副手,带着苏婉清、李秀芹和两名手巧的夜枭卫,负责火药配制和基础器械制作。石柱则带着几个力气大的人,负责材料采集和重体力活。
根据卷轴提示和侯青的“嗅探”,我们扩大了搜索范围。几天后,竟然真的在主峰东侧一处隐蔽的山谷里,发现了一个浅层的露天煤矿!虽然品质一般,但足以解决燃料问题,甚至为未来的冶炼提供了可能!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有了稳定的燃料,意味着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生产火药,可以烧制木炭,可以尝试更复杂的金属加工。
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火器的改进上。“掌心雷”虽然好用,但投掷距离和精度是硬伤。我开始尝试制造最原始的突火枪。利用找到的坚韧竹筒作为枪管,内部镶嵌薄铁皮增加强度,尾部开火门,使用改进的燧发击锤(依旧是简陋模型)代替火绳。装填我特制的颗粒火药和铁砂。
第一次试射,枪管因为压力过大而炸裂,竹片和铁皮四溅,差点伤到旁边的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