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扶罗韩聊了一下,他很有兴趣。”袁熙也将自己与扶罗韩交流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子家,我觉得我们可以深入筹划一下,做一番大事。你帮我写封书信,给韩子佩、荀文若,看看他们是什么意见。如果可能,我想请韩子佩来一趟。”
卢毓想了想。“韩子佩是君子,不适合与鲜卑人谈判。这些鲜卑人野性未除,只靠讲道理是不够的。而且……”他笑了起来。“优势在我,君侯不必急于谈判,只要加强武备,让鲜卑人不敢动粗即可。”
袁熙眼神微闪,随即明白了卢毓的意思,也不禁笑了起来。
双方交战,鲜卑人或许还能和他打得有来有回,有胜有负,可是论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草原就无法和塞内相提并论了。
想入塞定居的鲜卑人、乌桓人数不胜数,想到草原上定居的人地屈指可数。
以前有,是因为中原战乱,草原上相对太平。
如今中原渐定,谁还到草原上讨生活。
也就是谋利的商人,和他这样想避嫌,顺便做点事业的人了。
按照这个形势下去,草原上的人口会大量流失,再加上他刻意从各部落挑选精锐骑兵,用不了几年,草原上的各部落就会衰落,再也无法形成对中原的威胁。
没有了实力,鲜卑人还有底气讨价还价吗?
“除了戒备草原上的胡人,君侯还要安抚好入塞的胡人。数量不多的时候无所谓,数量多了,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一旦他们与草原上的胡人里应外合,边疆将永无宁日,整个幽州都会成为战场。”
卢毓叹了一口气。“在中原人的眼里,幽州人都是边鄙之人,不值一提,更何况是鲜卑人、乌桓人。”
袁熙心中一动,暗自警醒。
卢毓提醒得很及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
他自己出身中原高门,从来只有他歧视别人的份,没人敢歧视他。可是他在邺城几年,深知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矛盾极深,有时候甚至是很多矛盾的起源。
老父亲袁绍之所以看不上吕布,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吕布出身并州五原,是典型的边鄙之地。
不仅袁绍看不上,据说刘备也看不上。
虽然刘备出身的幽州在中原人眼里也是边鄙之地,但刘备毕竟是宗室,又是大儒卢值的弟子,后来还做了豫州刺史、徐州刺史,绝非吕布这匹西北孤狼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