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优势在我

大量鲜卑人、乌桓人进入冀州,甚至进入中原,肯定会遭到歧视。人数少的时候,这些人不敢作乱。人数多了,可就说不定了。

至少中山、常山要加强戒备。

袁熙有点挠头,这两个郡都在冀州,他管不着,走飞狐道有一段路要借道中山,都需要提前打招呼。

有必要和老父亲袁绍通个气,让他有所准备,别等事情发生了再解释。

“子家,你帮我写份文书吧,给大将军。”

——

袁熙在弹汗山待了半个月。

经过反复讨论,又在袁熙与扶罗韩的出面斡旋下,卢毓最后和各部落达成了协议,先为虎卫、龙骑更换了战马,总共两千多匹。

虎卫、龙骑甲胄装备最好,战马的负担也最重,这几个月又一直在行军,没有休息的时候,掉膘严重,已经到了不换不行的时候。

袁熙为此支付了一百金,平均一匹战马花费三百六十钱左右。

一百金看似不少,可是和购买一匹新马的价格比起,显然要便宜得多。

就算草原上战马便宜,一匹普通的战马也要七八千钱,虎卫、龙骑对战马的要求更高一些,平均达到万钱以上。用三四百钱就能换一匹膘肥体壮的坐骑,太便宜了。

对鲜卑人来说,这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龙骑、虎卫换下来的战马并不是到了年龄,不能再用,只是因为喂养不当,体力不足。只要在草原上放牧一年,又能恢复强壮,到时候再换给袁熙,还能再挣三四百。

换言之,为袁熙牧马一年,一匹就能挣三百四,而且可以细水长流,年年挣,何乐而不为。

何况袁熙还答应了他们,会给他们安排一些靠得住的商人,给予一定的优惠。

完成战马交换后,袁熙让鹿离、楼于延等人回去,他只带着龙骑、虎卫和赵云的三千骑向东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