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再次理清思绪后说道:“第一,必须注重将士的精锐程度。
正如秦王殿下所言,进攻突厥部落时,每场战斗都必须速战速决。
将士的战斗力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
如此便能避免战事被拖延,陷入不利之境。
因为这是异地作战,一旦被纠缠拖住,就可能被突厥部队包围。
若真如此,不仅全军覆没的风险极高,即便能够逃脱,也难免损失惨重。
因此,这些出战的将士必须经过千挑万选,务必要精锐之至。
其次,情报是重中之重。
我们目前对突厥的情报掌握相当有限,而突厥部落本身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
他们的驻地极具流动性,若无法及时掌握准确位置,
我们很可能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徒劳奔波数日,也一无所获,甚至还有迷路的风险。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马匹的耐力。
我们的马匹培养方式和突厥人截然不同,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处于劣势。
如果像秦王殿下所说,被发现踪迹后,
我们的军队极易被敌人追击,一旦陷入被动,结局将不堪设想。”
李靖的分析让李渊深感认同,他点了点头,道:“李将军说得极是。
以上这些问题都极为严峻,几乎可以完全否决秦王的作战方略了。
看来,这个方法行不通,还是再另想其他对策吧!”
然而,李世民听到父皇否定了他的提议,顿时心急如焚,激动地说道:
“父皇,既然这战术是由儿臣提出,儿臣自然对其有十足的把握。
同时,儿臣对麾下将士也充满信心,他们必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李渊听着李世民的坚持,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他本就对李世民的独断专行感到不满,如今自己已明确否决,
偏偏李世民依然执意要坚持,这让他心中增添了几分不悦。
李渊眉头微皱,声音低沉道:“你说你对你的将士有信心,可是孤掌难鸣。
此战关系着大唐百姓的安危,仅凭你的信念,就能确保百姓无人受难吗?
你已成年,自当深知言出需负责。
来,告诉朕,李将军所提及的三个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