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削减地方势力,增强中枢掌控。
就现阶段的形势而言,由曹氏攻略并实控的有兖、豫、荆、扬、徐、青、冀诸州,而并州仅控制南域,司隶校尉部则控制着三河加弘农郡,为何曹操要整顿内部,除却麾下地盘增扩下,导致部分掌控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内外势力交糅,隐患暗藏,如若不将一些事做到前面,则所控地盘必将有变。
除却上述实控之地,尚有交、凉二州是名义归顺的,关键这两州情况还不一样,中枢对交州影响是有的,毕竟有荆州镇着,交州刺史士燮是聪明人,知晓其中利害。
而凉州则不同,地远势偏,羌胡杂处,豪强拥兵自重,马腾、韩遂之辈皆非甘居人下者。虽表面称臣,实则割据一方,若不以巧计徐图渐制,一旦中原有变,必为腹心之患。
这点在早先与袁绍交锋时,曹操便已深有警觉。
关键除却上述两位外,还有一帮拥兵自重的小诸侯,他们或据一郡,或扼数县,局势明朗下便依附强权,稍有风吹草动则生异心。
不把他们解决了,凉州,关中断无安稳可言。
而真正让曹操上心的,其实是这一带的羌胡势力,要知在汉灵帝活着时,羌胡屡犯三辅,劫掠百姓,羌患之烈可见一斑,甚至严重时还有人提及放弃凉州之议,这在当时可引得朝野震动。
站在曹操的角度,困扰凉州、关中的羌胡之患,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此事他要是得以促成,则必使其威望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要解决羌胡之患,必须先稳住关中,以此作为跳板,解决凉州割据的同时,暗中积蓄出征粮草、军需等,待到时机成熟之际便可西进征讨!!
而将视线从凉州、关中移开,借着马腾入朝一事,曹操还想促成一事,即公孙度舍弃自立的辽东侯、平州牧之虚号归附朝廷。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公孙度的行为,虽说没有直接称帝僭越,但割据自立的意味已十分明显,其在辽东俨然如一方独立王国。
早先曹操的目光,根本就没有在其身上,毕竟有袁绍这一强敌在,谁会留意在幽州以东的辽东一隅?
而现在呢,袁绍已灭,北方渐定,曹操的视野自然从区域争霸转向天下一统的布局,辽东便成了不可忽视的一环。
关键是在这之前,曹操上疏表荐过公孙度,这事儿经过丞相府,经过尚书台,终派人去往辽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