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率军攻打南京(当时叫集庆)。他对将士们说:打下集庆,不许烧杀,百姓安堵如故。果然,大军进城后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朱元璋把集庆改名为应天府,作为自己的都城——这一步,他走对了。南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长江天险,成了他日后争霸的根基。
接下来,就是和陈友谅、张士诚的较量了。朱元璋的策略是:先打陈友谅,后打张士诚。为啥?因为陈友谅野心大,实力强,不打他,他迟早会来打你;而张士诚小富即安,只要你不惹他,他就不会动。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果然来了。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几百艘巨舰,顺江而下,直扑应天。消息传来,应天城里一片恐慌。有的将领说要逃跑,有的说要投降,朱元璋却很冷静。他问谋士刘基(刘伯温):先生有何妙计?
刘基说:陈友谅骄横,轻敌冒进,我们可以诱敌深入,设下埋伏。朱元璋听了,一拍大腿:就这么办!他让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写信诈降,说愿意做内应,让陈友谅率军从江东桥来攻。
陈友谅果然上当,带着大军来到江东桥,却发现根本没人接应。正纳闷呢,朱元璋的伏兵四起,陈友谅的军队大乱。这一战,陈友谅损失惨重,狼狈逃回江西——这就是着名的龙湾之战。
但陈友谅没死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他倾全国之力,造了数百艘巨舰(最大的能载三千人),号称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今南昌)。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这小子平时吃喝玩乐,没人看得起他,可到了关键时刻,却硬得像块石头。他率领全城军民,死守洪都八十多天,愣是没让陈友谅前进一步。
朱元璋得知洪都被围,亲率二十万大军来救。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之一。
陈友谅的船大,朱元璋的船小,刚开始朱元璋很吃亏。有一次,朱元璋的坐船被陈友谅的军队包围,眼看就要完蛋,多亏部将韩成穿上他的衣服,假装投水自杀,吸引了敌军注意力,他才趁机突围。
但朱元璋很快就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他选了一批敢死队,驾驶着装满火药的小船,趁着风势冲向陈友谅的巨舰。陈友谅的船太大,不好转弯,一着火就连成一片,顿时火光冲天,惨叫连连。
混战中,陈友谅探头出来指挥,被一箭射中眼睛,当场毙命。主帅一死,陈军彻底崩溃。朱元璋大获全胜——这一战,奠定了他统一江南的基础。《明史》里说友谅中流矢死,其众大溃,简单几个字,写尽了这场战役的惨烈与关键。
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转过头来收拾张士诚。张士诚这人,确实如朱元璋所料,只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朱元璋打他的时候,他既不主动出击,也不联合别人,就缩在苏州城里等死。
小主,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率军包围苏州。张士诚率军民死守了八个月,最后弹尽粮绝,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不肯投降,在押往应天的路上自杀了。
搞定了江南,朱元璋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元朝了。这一年十月,他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出兵前,他发布了一篇《谕中原檄》,里面有句名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话太提气了,一下子就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共鸣——毕竟,谁也不想被外族统治。
徐达、常遇春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北伐大军势如破竹。他们先取山东,再攻河南,然后直逼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逃出大都,回蒙古老家去了。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徐达率军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这一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年号。从放牛娃到皇帝,他用了十六年——这逆袭的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登基那天,朱元璋穿着崭新的龙袍,站在天坛上祭天。当礼官喊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时,他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了死去的父母,想起了讨饭的日子,想起了那些战死的兄弟。他对着天空默念:爹娘,儿子做到了,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朱家了。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贪图享乐,反而比以前更忙了。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直到深夜才休息,几十年如一日。他说:吾每旦临朝,日晏忘餐,夜分乃寐,思天下事,未尝一日敢怠。
他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毕竟,他自己就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登基后,他颁布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推广棉花种植...他还规定,地方官要是敢欺压百姓,老百姓可以直接绑了送京城治罪,沿途官员不许阻拦——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上访绿色通道。
在朱元璋的努力下,明朝初年的经济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田野里长满了庄稼,仓库里堆满了粮食,老百姓终于能吃上饱饭了。有大臣拍马屁说:陛下功盖三皇五帝。朱元璋却摇摇头:我不要什么功盖谁,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我就心满意足了。
但朱元璋也有个让大臣们胆战心惊的特点——对贪官污吏下手极狠。他规定,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就剥皮实草(把人皮剥下来,填上稻草,挂在衙门里警示后人)。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他真这么干了。
最着名的就是空印案郭桓案。空印案是说,地方官到京城对账,为了方便,都带着盖好公章的空白文书,要是数字对不上,就现场修改。
要知道,这是在古代,好一点的官员还可以有个“劳斯莱斯”——马车,差一点的官员只好骑着快马一路狂奔,如果你是个倒霉蛋,封到西北任职,不好意思,你在年初就可以准备去往京城对账,等到六七月间,好不容易到达京城如果发现有个小数点错了,那不好意思,你只好回到你的任职地,盖好章,再回来。“high 老兄你又来了”这已经是第二年的六七月份了……
所以朱元璋知道后大怒,认为这是官员互相勾结作弊,一口气杀了几百个官员。